第118章 一堂文学课(2 / 2)

拿过稿件,恩尼开始认真阅读起来。

而在恩尼阅读的过程中,朱迪·嘉兰捧着马克杯缓缓在手心里转着,这让她有种等待上台表演的紧张感。

过了一段时间——

恩尼将这部修改后的《朱迪》都阅读完了。

朱迪·嘉兰见恩尼放下稿件,心一下就揪紧,只不过从恩尼的表情中她什麽也看不出来。

「你这次修改的很不错啊。」

当恩尼说出这句话时,朱迪·嘉兰愣了下,才算是放下心来,同时有些高兴,因为被恩尼给夸奖了。

恩尼喝了口咖啡润喉,接着说道:

「你这部小说要想写好,难点主要在于叙事结构方面,必须用回忆和现实相互交错的写作方式,来体现出如果你没有离开米高梅,那麽今后的未来会如何的那种模糊感觉,让读者产生思考。

你在修改后做到了这一点,也算是基本掌握了这种叙事架构。」

朱迪·嘉兰听到这一阵夸夸,嘴角勾起一抹情不自禁的笑容。

不过,她才刚露出笑容。

就听到恩尼话锋一转:「不过嘛,叙事结构方面你是掌握了,但在文字氛围方面你还需要再度进行修改。」

朱迪·嘉兰不嘻嘻,觉得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喝了口咖啡缓解尴尬。

然后看着恩尼问道:「文字氛围是什麽意思?」

恩尼将稿件在桌上倒转过来,指出那些有问题的段落,主要都集中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也就是虚构出的朱迪未来生活的部分。

「朱迪,虽然我给你的大纲中,这后半部分的故事内容是虚构出来的,你从来没有经历过,但不代表就不能写得真实。

写小说是一件将「想像力』付诸笔下的事情,就算没有经历过,也能写出真实感。

而要做到这点,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你要用文笔将周遭的一切都刻画出真实感,这就需要你费功夫去查阅一些资料。

比方说后续朱迪·嘉兰为了赚钱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在伦敦俱乐部演出』的剧情,地点不同,该如何描写这段剧情也是不同的,这时候你需要体现的文字氛围不是美式风格』,而是英伦味』才行。」

听到恩尼的指点。

朱迪·嘉兰领悟也很快,举一反三说道:「我明白了,这就跟拍摄电影时需要的服化道一样,不能说在拍摄奇幻电影的时候,布景却一点奇幻的感觉都没有。」

恩尼露出一个赞许的表情:「对,就是这样。」

不过,虽然朱迪·嘉兰领悟了这个道理,但毕竟没实践过。

于是恩尼就当场写了两段简单剧情,就是「一对朋友坐在咖啡馆中聊天」,但不同的是,一段背景设定的是在纽约,另一段背景设定的是在伦敦。

而恩尼也用这两段简短剧情,向朱迪·嘉兰展现出了什麽叫「文字氛围」——就是抓住每个国家的重要特徵来写就行。

比如在纽约,咖啡馆橱窗外会驶过福特汽车,但在伦敦,咖啡馆外驶过的就是红色双层巴士;

再比如食物上的差别,在纽约的咖啡馆民众可能会一边喝咖啡一边吃甜甜圈,但在伦敦,最普遍的点心应当是司康饼。

至于人名丶服装丶标志性建筑的这些不同点,就是必须在写作中时刻注意的了。

朱迪·嘉兰感觉坐在咖啡馆上了一堂文学课,虽然说这次的结局还是「退稿修改」,但她的心情却是很愉快。

总之,只要有进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