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2 / 2)

辕门暮雪 文奴 4493 字 4天前

杨逢张开嘴,发出来的声音像锯木头:“……哥。”

大哥一时不知该拿他怎么办,捧了捧他的脸,又把手放下去,摸着他的肩膀,轻轻地拥抱了他,如同珍宝失而复得。

杨逢心口遭了软软一捶,一种很陌生的感觉窝了进去,在他心底掀起浪潮。

起初他有点恍惚,几个时辰后逐渐明白了,他想要大哥抱他,像刚才那样再抱他几次才好。

他望着大哥,眼神里明显有话,大哥问他想说什么,他什么都不说。

大哥看不出他的想法。

马车停下,商队的领队拉着长腔唱了一声,他们回到玉门了。

16:35:03

第三章(上)

回到玉门之后李予青急急来找杨逢,他不在的日子里河西来了两封信催问,借的两千兵何时能还。杨逢道坏了,怎么忘了这事。那两千河西兵还在嘉峪修工事,他该早点还给陈玉闻的,不还也该通信告知一声。

沈彻说:“不碍事,你出关往返这一趟总共才十天时间,无非是耽误了他十天,去信道个歉就是了。”

杨逢急匆匆去写信。

属下来问他带回来的人安排在哪,他想了想,决定都住进都护府吧。

他们给阿史那贺谷按他原来的名字取了个化名,就叫贺谷,对外声称是沈彻的幼子,那就是沈贺谷。他们喊他贺谷,他还不知是在喊自己,阮仲侣对他说“记住了啊,以后贺谷就是你”,少年人点了点头。

都护府里两间厢房,一间给贺谷住,一间给沈彻住。阮仲侣的房间也在旁边。

当着许多部下,阮仲侣提了个建议:沈先生别回中原了,留在玉门军中当个长史如何。杨逢也表示赞同,无人异议,沈彻就这样有了职务。玉门军中本来不设长史,沈彻就任后揽了起草文书、建立账目等事,打理一些散碎事务。过了些天,杨逢看到三三两两的士兵来找沈先生写家信,沈彻按他们的口述一封封提笔写。

杨逢有些看不懂大哥了。年近四十,所作所为真的像个教书先生一样,不露出一丝锋芒。无人能看出他心中藏着多少事情,更看不出他复杂的过去。阳光好时他站在庭中晒太阳,有人问他还回中原的老家吗,他说不不不,不打算回去了,那年水灾把老家都冲没了——仿佛他的命运仅此而已,老家没了,找回幼子之后就落脚在玉门,在此度过余生。

然而在杨逢心中大哥并非仅此而已,他心中的大哥深谋远略,坚韧正直,而且……杨逢心底又有波澜起伏,想起了那天车里的情形。

他想与大哥多说说话,又怕自己露出马脚,常常开口也说不上几句。大哥反倒担心他了,问他心里莫非有事,怎么坐立不安的……杨逢更坐不住了,他不再回都护府,一天到晚跑在外面,军营里,岗哨上,他格外的勤于职守。

又到了一天夜晚,他在城门下查岗,阮仲侣来了。

“这么晚了还不回去?”阮仲侣问他,“方怀先生都不知道你在哪,还找人问呢。”

杨逢无奈叹气,他也想回去,就是不知如何面对他大哥。

他与阮仲侣登上城墙,夜空下原野寂寂,阵阵夜风送来铜铃的声响。

阮仲侣说,突厥小王子之事已经写信给圣上了,快马加急送进京的,再等几天应该回信就来了。他们算是立了功,往后兼并突厥很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