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以少胜多,今已天下皆知,往后再无人敢轻视小娘子。同小娘子道贺。”温和的人说起话亦十分悦耳。
“不过是侥幸罢了。”被夸奖的萧宁并不认为自己当真能得天下人重视,面带笑容,很是谦虚。
“卢御史大夫乃府上老夫人的兄长,想必萧氏也有诛杀曹根报仇之心。某与小娘子请之,望小娘子出兵,助某夺下冀州。”唐师诚恳的向萧宁请求,作一揖。
“不知唐公有何良策?”信中早已说明其中来意,萧宁只是想知道眼前的这一位想拿下冀州一番操作,接下来又打算如何行事?
“某手中有三万人马,不知小娘子能出兵几何?”唐师并没有因为萧宁的询问心生不满,道明他手中的底线,同时也想探明萧宁,愿意出兵几何助他?
“三万。”萧宁十分爽快,对方既有三万人马,她也可以出三万兵马相助。
唐师面露喜色,“多谢小娘子。”
“你我需明言,我助你拿下冀州,冀州境外以北往雍州之地,此后皆属雍州管辖。”萧宁可不会白干活。
作为提议的唐师,立刻道:“当如是。”
“此番请小娘子指挥如何?”唐师没有一丁点的不好意思,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意思是愿意将他手中的兵马全都交给萧宁指挥?
“曹根手下悍将不少,论行军布阵,某自愧不如。观小娘子用兵,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少胜多,实难得一见的将才。某既有自知之明,愿意托付于小娘子。”唐师面上依然诚恳,神色间尽是对萧宁的信任。
萧宁觉得,这一位实在是个妙人!
“唐公说笑了,观唐公行事,后发制人。若非唐公无伤人之心,只怕我这两万人马在冀州早已有进无出。”萧宁带两万人进入冀州,摸上冀州进军雍州的船只,这其中顺利得让萧宁出乎意料。今方知晓,都是因为有人帮她扫清障碍。这个人正是眼前的唐师。
“若不是小娘子精明过人,深谙人心,反其道而行。纵然某有心相助,亦无力助之。当然,若不是知晓小娘子两万人马登船,某也不敢绕后袭击曹根旧部。
“实不相瞒,自曹根把持朝政以来,冀州上下无人不思如何讨伐逆贼,只是有心无力,冀州兵马强悍,我等并非他们对手。
“一直蛰伏,无非想等个合适的机会,小娘子到来,恰好为我们找到机会。”
听听这唐诗说话,明明是他帮了萧宁一个大忙,反倒处处彰显得萧宁帮他更多。
这么样的一位人物适合交好,不适合为敌。
“冀州境内诸事还是唐公明了,我这三万人马听从唐公的调遣。宁,亦听从唐公差遣。”若是出兵冀州,萧宁定然是要一道去的,没有萧宁在,唐师调不动人。
唐师瞧出萧宁的真诚,迟疑了半晌,轻声的询问:“那某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萧宁面带笑容的点点头,证明并非玩笑,请公随意。
发兵冀州,各方皆动的天下,必迎来各方出手。这一乱,有利有弊!
达成协议,双方立刻调动三军。
程逵依然领兵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