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心里冷笑一声:
——你想得美。
·
·
今年的科举,非常之诡异。
——此次科举张榜,中榜贡士五十二位,皆为南方士人!
按照大朔定例,礼部负责科举。薄将山身为尚书省左仆射,听到的风声也快人一步,扫了眼名单更是心惊肉跳:
这是在干什么?
此次春榜一张,舆论鼎沸,民议喧天。
文人联合起来攻击,效果是非常恐怖的。
北方举子联名上疏,言辞锋利,矛头直指主考官言正,及其副考官戚岱:
言正是江右人,戚岱是天海人。你们两个老头皆是南方出身,自然偏袒南方的举子,藐视皇权,暗中舞弊!
更有北方士人沿路喊冤,一路闹来南方各地,各州太守头大如斗,纷纷上书询问春榜一事,倒逼着言正和戚岱给出说法。
言正和戚岱这俩老头也十分愤怒:
卷子惯是糊了名的;我怎地知道谁是谁写的?荒谬!
薄将山听闻当事人如此强硬,不由得扶额叹息:
两位爷爷,长点心吧!!
就算这是真的,这么多个北方举子,确实没一个能打的;但这科举并不是单纯的考试,更有政治平衡的意思在里面,你们张出的春榜却没一个北方人,这让北方的政治集团怎么想?
三大柱国里,关西张氏和太乙李氏,可都是手有重兵的北方豪强!!
薄将山头痛欲裂:
如果言正和戚岱这俩大儒,是能懂权谋圆滑之道的玲珑人物,又绝不会被周泰选作本次的主考官。
薄将山眉头一皱,这件事离奇而吊诡,他闻到了一股阴谋的血腥味,从这件事里隐隐地发散开来:
——有鬼。
·
·
不仅朝堂上有鬼,皇帝心里也有鬼。
薄将山从周泰的圣意里,闻出一股怪异的坚定:
就算薄将山把自己贬成个废物点心,也照样逃不过这次春榜案的彻查:周泰命薄将山亲自牵头,带领身后大儒学士,重审本次春榜的考卷。
此为其一。
“儿臣,参见父皇!”
薄将山瞳孔骤然一缩——
周瑾一身月白色,翩翩步入殿来,在薄将山旁侧跪下了。
此为其二:
周泰居然点名让周瑾帮忙,一同调查这春榜舞弊案!!
周瑾惊疑不定地看了薄将山一眼:
——父皇这是在干嘛?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周皇室中,论谁最适合助力薄将山,那肯定是大理寺少卿,四殿下周理;又或者是刑部主事,静安公主周璎珞——就算是考虑人脉和威望,那也是东宫储君,太子周望。
怎么会轮到一个刚刚进入官场的小小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