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1 / 2)

到站请送命 翻云袖 4536 字 2天前

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左弦将小小的圣女果抵在嘴唇上,目光里溢满兴趣,“也很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左弦咬下一口圣女果,感受酸甜的汁水涌入口腔,他的肤色已经恢复正常,肩膀上的血眼安静许多,像一块陈年的红锈,陷入沉眠之中。

“虽说我本该劝你小心烧到手。”清道夫放下刀叉,“不过看你玩火自焚,也一样很有趣。”

“哎呀,真是坏心眼。”左弦叹息道,“世上会有你这样的坏朋友吗?”

清道夫跟左弦都看见了一座花园,外面的栏杆上缠满了荆棘,牌子上写着“禁止入内”。

清道夫等着看左弦被放干血,而左弦也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也许是花园本身,又也许是花园的主人。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火车有警报,大概会循环播放;请注意,请注意,有乘客试图携带危险物品入内。

左弦:????

第55章 火车日常(02)

人并不是非黑即白,同样也不是只有感性或是理性一种状态。

再理性的人都会感情用事,再感情用事的人也总有对事不对人的时候。

如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里显露出感性与理性的不同面来,没有人会认为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毕竟人本身就是极为矛盾的生物。

可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人的感性与理性会被发挥到极致,要么冷酷地选择利益最大化,要么沦为被情绪所操控的动物。

怪物就在外面游走,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为了一张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照片,木慈肯陪着才认识几天的余德明一起去寻找,说明他善良且过分天真,对凡事都抱有侥幸心理。

可同样还是这个人,却在余德明死去的瞬间,做出了最好的安排,留下全家福,锁上房间大门,利用同伴的尸体来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时间寻找另一个存活者。

锁门是个很轻松的决定,实际上却没有听起来那么轻松。

这种行为意味着再度放弃同伴,意味着强大的心理压力,意味着……这本不该是木慈会做的事。

人已经死了,拿来利用一下也算物尽其用,听起来非常简单,可除了思维方式完全利益化的老油条之外,大多时候的人都被人性跟兽性撕扯着。

的确,面对死亡时,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舍己为人,同样,也没有人会完全舍弃自己的良心,总是有人会想着拉一把其他人,面对各种情况会迟疑会心软,会下不去手。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B?u?页?不?是?ī?????????n?②??????⑤?﹒???????则?为?山?寨?站?点

寻常人尚且如此,更不要提木慈这种能为了才认识几天的陌路人就挺身而出的大好人。

可是他处理余德明的死亡时,就像是另一个左弦。

上一秒还在帮人找照片,下一秒就能锁上门任由怪物啃食同伴的尸体。

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只在一瞬之间,人不是程序,不能执行完一个命令就立刻执行下一个。

可木慈做到了。

作为一个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他的进步实在快得可怕,既没有被同伴的死亡所打倒,也没有因为生左弦的气而意气用事,如果排开这种情绪化的善良,木慈几乎利用了每个能利用的信息点。

秘密总是能引起人类的好奇心,左弦当然也不例外,在伊甸画廊里,他就是因为好奇心险些栽了个大跟头,人总是记吃不记打,他现在也想挖出木慈的秘密。

这个男人,到底有怎样的过往,怎样的经历,是什么人什么事,又是如何塑造成今日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