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1 / 2)

春夏之交 梦与舟同 4441 字 2天前

“行。那你们去呗。”老林说,“待会坐车去超市啊。”

朋友们满嘴“OK”的跑远了,连老林塞过去的雨衣和雨伞都没拿,就又冲进了雨幕里。

雨下得很密,把河边的植被都冲刷了一遍,矗立在河边的巨大树冠,正顺着叶片的脉络,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水。

雨声由淅淅沥沥变为哗啦哗啦,邓川高中的时候做过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的阅读理解。记不清是高二还是高三了,在那些时光里,她做过的题浩如烟海,可总有一些东西被大浪淘沙般地留下来,在记忆中闪闪发光。

便如同此时,她站在牛津建筑物的外廊,有些沉默地对着外头的雨发呆。

她记得那篇文章的一句话:“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当时这句话下面划了横线,在底下的小题里提出了理解性提问。

而她是如何作答的,作答的结果如何。她却已经全忘光了。

邓川又想起后来看过的很多部黑白片子,国内的,国外的,她窝在徐薇家温暖的沙发上,或许怀里还有一只叫周六的猫,那些黑白的光影闪动在她的脸上,倒映在她沉静的眼里。

在那些时候,邓川是想不起那句话的。正如温暖和潮湿,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会。

但其中一定有些共性的东西,让她在此刻既想起余光中,又想起那些时光。

在很多时候,很多感受只是那一瞬间的体会,可这句话现在却在邓川的脑海中晃了又晃,像她看过的黑白片子里的那些有些凌乱的镜头,可这一刻,怀里却没有猫,眼前也是下着雨的英国。

也正因如此,那些共性的情绪在此刻才能完成共鸣:隔山隔水的那片土地,遥远的家乡和罩着一层雾的未来,黑白片里那些眉目深深的女主角,到更远的地方,两岸丛生着蒹葭的潺细河流,水雾向上升腾,浸湿那古老的歌谣。

植被淋湿后的水汽直往人的身上扑。邓川感觉到大衣下摆已经略略被沾湿,她不在意,老林却扯着她往里站了站。

“这雨还挺大。”他说。

“嗯。”邓川应了他一声。

去宿舍换衣服的那些同学又踢踢踏踏地跑了回来,鞋上沾着水珠。这次他们每个人都撑了把黑伞,在雨中笑着对他们三个人说:“走吧?”

他们走到半路的时候,雨势渐收,已经有人把伞收起来,邓川看着他们,觉得他们拄着黑雨伞,就像拄着一把拐杖。

一行人乘车,去了最近的大型商超,老林走在队伍后面,小声跟邓川商量顺便买点公寓里的公共用品,比如垃圾袋,厨房纸什么的。

邓川没有异议地点点头。

老林推着购物车,沉默半晌,忽然开口用中文犹犹豫豫地说:“对不起啊。”

邓川不解地看他一眼。

老林说:“我想了好几天……我之前对你八卦的那些话太不像话了。真的很抱歉,哎,我这人就是坏毛病,容易八卦过头,你别往心里去。还有你女朋友那事……我真不知道那是你女朋友……嗯,总之,sorry,希望你原谅我。 ”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ⅰ????u?ω?ε?n????????⑤?.???????则?为?山?寨?站?点

邓川听着,点点头。

一提起那件事,她心情还是不大好。任凭谁被那样揣测让自己反感的事情,心情都会不大好。邓川虽然在心里默默跟老林划分了界限,但老林的主动说开还是让她心头有些松动。

因此,邓川想了想,又说:“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