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把这个问题甩在脑后,和宋叔叔一起离开宿舍,骑车逛了一圈校园。
还别说,有一辆自行车确实方便很多,京大的校园可真大。从教学楼到食堂,骑车都得五分钟的时间。
沈苒暗暗地想:我有自行车,以后放学,我就可以成为第一批抢到食堂好吃的人咯。
真不怪沈苒会这样想,主要是因为高中的时候,省实验中学食堂供应的便宜又好吃的食物有限,只有跑在最前面的人才有机会吃到。
沈苒跑不过别人,也没有特别好的朋友帮她抢。
嘿嘿,以前没有实现的,大学都能梦想成真。
生活真美好呀!
“爸爸,今天是我大学报道的第一天。虽然你没能来陪我,不过我把宋叔叔当成了你……”
沈苒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36. 第 36 章 沈工的惊喜
京大今年的军训为期半个月, 沈苒在军训前一晚,回了宿舍,正式和其他五个室友见面。
沈苒明显感觉到, 大学和中学很不一样, 高中的时候大家都以学习为主,大学后大家关注的事情就变得广泛许多。
沈苒一进宿舍,就把整个宿舍的关注力吸引过去。
身材高挑, 相貌出众, 或许可以加上一条——出手大方。
蓝嫂知道今天沈苒来学校,第一次和室友相处, 就给她做了好些小吃, 有牛肉饼、发糕、各种肉干。
宿舍里有两个是本地的,剩下都是外地的, 沈苒觉得自己是外地的,但是东西一出手,大家都觉得她是本地的,而且是“大户人家”。
本地的同学多多少少都有些优越感, 这两位同学一个带了水果罐头,另外一个带了一整只烤鸭,两样东西都是其他三个外地同学没有吃过的。
特别是烤鸭, 面饼涂上一层酱,加点黄瓜丝, 再裹着烤鸭,对于以前肚子没多少油水的人,特别有吸引力。
“呀!我们竟然吃完了……不是还有一个室友吗?太不好意思了……”
带烤鸭来的那个同学说:“没事!大不了下次她也在的时候,我再带一个来。”
拿罐头的同学说:“就是,我给她留一个罐头就好。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来铺好床, 就不见踪影了。”
“我听说,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都被师兄师姐推荐去兼职,赚的钱,都可以补贴家里的兄弟姐妹。这位同学会不会是去兼职了?”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页?不?是?ⅰ????ù???€?n?2????Ⅱ?5?????o???则?为?屾?寨?站?点
万万没想到,大家以为的家庭困难需要去兼职的同学,竟然财大气粗。
沈苒很快注意到大家看她的眼神有些不太寻常,正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就听一个本地口音的人问她:“沈苒同学,你是京市人吗?”
其实沈苒进门开口说话,大家都已经听出来,她的口音绝对不是京市,而是江南地区软糯口音。
沈苒瞬间明白大家看她的眼神为什么不对,她说:“我不是本地人,这些东西是我爸爸的同事给我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