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苏启航现在还年轻的很,谁能说死他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啊!
赵满英和周新民那段时间是把各种道理掰碎了去跟周胜男讲都讲不通,又怕逼的过火了,周胜男给他们来个生米煮成熟饭,那可就坏了。于是两口子就私底下商量了一下,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跟着苏启航讲了那个要两百八十八彩礼钱的要求。
提这个要求的时候,两口子是特意也当着自家闺女周胜男的面说的。
毕竟自己家里的条件,包括两口子在火柴厂上班的工资,周胜男是清楚的。
两口子是火柴厂的老员工了,虽然没什么能力往上面爬,可现在两个人都能拿三四十一个月的工资。
两人加一起,那就能有将近八十!
他们俩的收入摆在这里,如果苏启航连这个要求都做不到,那就别怪他们做爹妈的硬是不同意了。
苏启航也确实是答应了,只是他也说了,家里条件差,暂时拿不出这笔钱,希望赵满英和周新民能给他一年的时间。
这样的话一出来,周新民心思却一下子就被撬动了一个小口子。
苏家的条件他有去打听过了,那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穷!
而且还是非常穷!
可以说这两百八十八的彩礼钱既是被闺女周胜男逼的没法子了,同样也是一道拦截苏启航的门槛。
但苏启航却只说让他们宽限一年。
也就是说,苏启航在一年内,要去挣来这两百八十八块钱。
周新民转头跟赵满英就是这么说的:“那苏启航要是能弄来这钱,那胜男就真能嫁他!”要知道他们两口子虽然每个月能有那么多收入,可这笔钱还要用来供家里面六口人的开销,细算下来的话,一年到头实际上能存个百来块钱就不错了!
赵满英也懂这些,可她却说道:“那也得那小子把这钱真挣来了才算!”
那苏启航能去哪弄这些钱来呢?
最开始还没跟周胜男好上的时候,苏启航也就是山里地里水里这样的摸到点好东西,就想法子拿到城里去卖了。
只不过他做的这些事,是没法子对村子里的人去说的。大家就只知道这苏家老二懒到从不下地,见天的只知道往外面跑,游手好闲的混日子。
但就只靠他这样子搞,挣的钱是真不多。而且家里欠了那么大一笔债,苏启航也心疼父母,所以之前挣回来的钱大部分的都交上去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钱多娣和苏德平没有下死命去管他的最大原因。
可现在想娶媳妇了,想要挣那两百八十八的彩礼,苏启航就必须想新的法子挣钱来。
这不,从火柴厂的家属楼离去后,苏启航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揣着积蓄以及这次卖了黄鳝和鲫鱼瓜子换来的钱和东西,转头就上了县城里一班就近就要发动的往别的乡镇上开往的班车。
之所以选择就近发动的班车,那是因为这县城的班车每天发车的时间和班次都是固定的。几乎每个乡镇它一天只发两趟,而且还有些偏远又小的乡镇连班车都没开通呢!
就这么的在这趟班车上晃晃悠悠的坐上差不多半小时后,苏启航提着两个大空桶就下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