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灯收起笔记本,拎起椅子,向靠中场地移动了半场位置,重新坐了下来。
这边场地的队员是女单向缨,她从来不是一个好脾气,从她的球路就看得出来,向缨是习惯性扣杀选手。
她朝明月灯瞟了眼,对方好脾气地朝她笑了一下。
向缨不解,这人什么情况?
但这不影响她的发挥,向缨和队友直来直往,就五个球,她进行了近乎二十次的扣杀,右手的肌肉线条饱满,力量极强,在这片场地上空爆球声不绝于耳。
然而这样的情况在拉练的第二局有所收敛,因为对方的防守使向缨的扣杀宛如进入一个牛角尖,越是抽得狠,对方越是接得稳。
为什么呢?
明月灯仔细观察了向缨的习惯,她很好猜,上网之后必定走扣杀,球速是快的,力量也很猛,但是扣杀之后第二球她势必会变慢,如果这个时候对方速度变快,就会成为向缨的失分点。
这只是一局,运动员的状态会变化,明月灯耐心地等待向缨结束两局才做出今天的分析。
向缨的扣杀得到限制,得分是预料得分的一半,直接得分四分,但这个前提是对方已经能接下向缨的球,若换做是她——速度、力量,她接不住,那就可能直接得分十分。
向缨的失分点也很集中,除了网前两次失分外,扣杀后别人的反扣杀失分两次,也就是说的确在这两局,她接不住接连快球。
另外,对方缠绵的吊球也耗费了向缨的体力——两局结束,向缨满脸通红,而对方显得更游刃有余一些,虽然也在喘着气。
时间已经向晚上七点靠拢,校队的同学陆续去了食堂。
仍留在场上拉练的,是校队队长徐旭和她的搭档。
徐旭没有想到明月灯能留这么久,也没有想到往常一到训练时就喊苦喊累,甚至逃避训练的明月灯,今天可以安安分分地在场馆里坐上两个小时,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她怎么回事?受刺激了?”
徐旭摇摇头:“让她看着吧,如果真想学好,那怎么也不会晚。”
徐旭的球路很稳,无论是得分点和失分点都非常均衡,她没有比较突出的,一眼能看出的明显失分点,也不会给人有用力过猛的感觉,像端得四平八稳的一碗水——很难缠。
一到疲势,立马吊高,她不怕扣杀,也不怕网前。
就像是滑不溜秋的鱼,以为抓到了空隙,其实对方早就预判,进行回击。
两局结束,徐旭甚至连气都不喘,可对面的队友却已经累得趴下——明月灯会想起记忆里,徐旭今年将会冲刺省队,她才21岁,甚至还未到羽毛球手的黄金年龄。
已经晚上八点,今天的拉练全部结束。
明月灯和徐旭道了一声谢,随后背着羽球袋离开了场馆。
她没有留在学校住宿,而是回到了自己家,因为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光是观察,远远不够,她将今天记下的所有数据包括不同人的发球姿势、反手正手频次、失分与得分点、吊球杀球次数放进笔记本,标上了日期。
随后打开了模拟教室。
在获得金卡后她先读了说明书,逐字逐句,将说明书上的告示看了下来,如果没有看说明书,那她绝对不会知道模拟教室自带录像功能。
她点击了今日录像,楚雨、向缨、徐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