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太医院的那群人不是已经给司徒晖续了挺长时间的命了吗?章贵人刚一去司徒晖就……章贵人这是什么命啊?
幸亏细听之下发现丧钟只敲了七下,不是皇上驾崩的规格。云苓想到钟粹宫刚刚解禁的时候杨佩珊说过的,太皇太后也染上了时疫,当时司徒晖还从干清宫分了一半的御医过去,没想到最后还是没挺过来。
话说,苗父死的时候这具身体还小,小门小户的守孝规矩也没有太严;到了苗母过世,姐弟两个满心都是以后怎么活下去,热孝刚过就往京城来了,两场丧事加一起竟然没有在记忆中留下什么印象,反倒是近几年一场接着一场的国孝,让云苓收获了不少的“经验”。
幸亏如今本就还没过先帝的孝期,钟粹宫的正殿收拾起来比前两次要容易些,但还是要收拾的——热孝和后面的孝期对晚辈的要求还不一样,太上皇的热孝已经过了,有些东西在守孝期间摆着是可以的,但现在太皇太后又没了,这一类的东西就得收起来了。
因为如今京中的瘟疫的流行只是稍缓,太医院虽然研究出能够预防这次疫情的药方,但真正治疗起来还是困难重重,所以太皇太后留下遗旨,自己的丧事一概从简,停灵七天后就葬入孝慈县。
云苓见过那张懿旨,上面的字迹是太皇太后本人的,口气也和她本人平时说话时没什么两样,不由得有些感慨。
太皇太后一辈子都在做“合适”的事情。如今天气这么热,京中能控制瘟疫不二次爆发就费了许多力气,就算太皇太后不留下遗旨,她的丧事也不可能太过隆重。但她留下了旨意,就减少了给她操办丧事的杨佩珊的非议,留在史书上的也是太皇太后深明大义的形象。
云苓想起了她在紫禁城中做女史的时候,因为太皇太后的一场病,先帝“幡然醒悟”,对太皇太后请罪说自己以前不孝,太皇太后马上就和先帝母子情深了起来,是真的从此就消了所有的芥蒂吗?还是只是因为那样做才是最优的选项呢?
太皇太后已经去世,她对先帝有没有埋怨,有多少埋怨,都只有她自己知晓了。司徒晖还在干清宫中不能出来,为了弥补自己不能亲自到太皇太后灵前送她最后一程,司徒晖亲笔给太皇太后写了悼词,在太皇太后的葬礼上由殡仪官读完了烧在炭盆里。
这场葬礼之后,京城的天气明显冷了下来。大概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前朝传过来的好消息越来越多,京城中总共得了瘟疫的人终于过了峰值,开始往下走了。大皇子每天拿着现在就着急批复的折子往干清宫中去的时候,得到的回答也越来越长,虽然隔着门还是能听出司徒晖的中气好像不太足了,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