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措辞格式都没有问题,都是上佳,就是内容空洞,提出解决事情的方法往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不过一般科举考生的策论,都有这种问题,皇上也不是要从这些策论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薛蟠和陆安将题答完,沈先生就将这些策论涉及到如今朝廷的政策,如今朝廷现行的办法,出现的问题,还有可能的解决办法给他们讲解一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想法,第二天再做一遍。
第88章 殿试
这一段时间, 薛蟠的脑子中全是税收问题,黄河河道问题,江南盐制, 南疆问题, 北疆问题等等, 充斥了一脑子。
薛蟠不禁在心中腹诽,皇上虽然至高无上, 其实天天操心这这些国家大事, 其实也挺累的。
四月, 殿试。
没有辜负这一个多月沈先生的集训,殿试的问题果然与之有关。
这次殿试的考题是海疆问题,该如何解决。
如今大庆朝南疆和众多国家接壤,还有一些不接壤的异域人从南疆登陆。多年来大庆和南疆众国一直多有摩擦,不时发生小冲突。
最近这几年,皇权更迭,南疆众国愈发嚣张,和大庆朝的冲突愈演愈烈, 有扩大的趋势。
朝廷中有人主战,有人主和。
这战事, 上一世也是有的。薛蟠不知具体的战情,只知道最后朝廷败了,议和后和亲, 最后选的是贾家探春。
此篇策论非常不好写。
皇上将此题作为殿试的题目, 皇上刚刚掌握大权两年,加上上一世大庆和南疆确实打了一仗,这些都说明如今皇上励精图治,心中是有开疆扩土的雄心。皇上的心中是主战的。
而上一世的结果是, 大庆败了。
因此,这篇策论,无论写主战还是写主和,都讨不了好。
此刻主战,合了皇上的心意,但是日后一但战败,难免会被皇上厌弃,甚至成为替罪羊,成为大臣攻讦的对象。而且,明知此战会败,他写主战,就好像是自己推着那些沙场的兵士送死一样。
如果主和,自然不和皇上的心意。南疆战事还有两年才发生。而这两年,自己极有可能会被冷落。三年后,就会有一批新科进士。到时,自己这次会元的优势,就会消失殆尽。
而且,他想借着新科进士的荣光,去向黛玉求亲。黛玉是清宁县主,她的亲事是需要皇后批准的。万一此时策论不和皇上的心意,皇上不许他娶黛玉怎么办?
如果他的成绩中等,只是普通的二甲进士,自然不用考虑这么多。但是他是会元,极有可能是这一届的状元,他的策论,受到的关注度是最大的。
因此,上述这些想法并非他的臆测,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薛蟠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高处不胜寒,此刻他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
因为他是会元,在大殿中,他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皇上就在他正前方的阶上御座之上,相当于他就坐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这让他时刻绷紧了神经,生怕自己有一点逾矩的地方。
虽然保和殿大殿金碧辉煌,威严大气,贡院的号房又小又窄,条件艰苦,但是如今他宁愿去号房中考试。
薛蟠告诉自己,一定要静下来。这世间,他鬼都做过,还害怕什么?
几次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