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1 / 2)

内忧外患一些?

天子无人可用,无人可信。

只能任人唯亲。

这种背景下,身为皇室宗亲的少年天才,临危受命,这不就合理了吗?

这是设定啊设定!

一般性这么挖细节的……你们果然还是黑粉吧。

眼看着应千云的沉默。

几个“找茬”的书粉更加激动了。

你一言我一语的倒是让应千云听明白为什么普通读者没意见,他们却那么在乎了。

合着是在三次元找到“于将军”的原形了。

当今圣上身边还真有从小一起长大,忠心耿耿,战无不胜的将军。

这位将军还同样在民间威望很高。

于将军作为背景板出现,普通百姓看过一眼就掠过去了,被后续的剧情吸引。

没那么高的联想度。

也就读书人喜欢联想,喜欢暗示。

怀疑这是什么伏笔,这会不会是“含沙射影”的点。

所以一代良将如此结局,最是意难平了。

哪怕他是背景板。

为什么会这样呢?

怎么会背叛呢?

是不是有什么苦衷?

作者是不是在影射什么?

三次元的那位将军,会不会也是同样的结局?

“学过史吗?”应千云打破沉默后第一句话让这群书粉有点懵。

不过还是点头了。

不学史,写策论的时候怎么引经据典?

“历史上君臣相得一生的有吗?”

“这自然是有的。”刚想具体举例,就被应千云后续的一大堆连续打断。

“那么最初和睦,野心膨胀举兵谋反的,有吗?”

有,太多了。

“最初君臣相得,最后功高震主,被削权夺位的,有吗?”

有,多了去了。

“君臣一生和谐,继位之君看不惯位高权重的老臣更信任自己的心腹或者是新君始终无法得到老臣的效忠,主少国疑,这两种可能性呢?”

也有……

“君王为了自己儿子铺路,老臣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行差踏错,违背自己的承诺和信仰呢?”

看着众人连点头都省了,应千云也做了结尾总结。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一如已经发生过,并且无法更改的历史。”

所以说,她的设定没错啊。

你们太钻牛角尖了,小说不等于现实。

于将军不等于三次元的这位将军。

改天问问小夜灯,到底是哪位将军啊,那么得人心。

“那么,是不是也有可能……是明帝误会了于将军?被小人蒙蔽?于将军是含冤的?!”

“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叫《琅琊榜》。

梅岭的火顺着回忆瞬间在脑海中燃烧。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e?n????????????c?ò???则?为????寨?站?点

少年林殊满身鲜血的从悬崖上跌下。

记忆中一张张脸清晰而又震撼的再度浮现。

应千云哪怕带着半张面具。

可那种沉醉在故事中的神情实在是太明显了。

周围的书粉纷纷蠢蠢欲动的想要打听。

应千云摇了摇扇子,带着洒脱的笑意,向诸位告辞。

不聊,不约,准备走了。

等等,这怎么行!

他们不打听新书还不行吗?

《大理寺》还有很多内容想问呢!!

于将军只是第一个问题。

才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