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能对付,平时周六日我侄子要是没事也会来帮忙,今天刚好他去做席了,而且主要是软软,她对每份食物的要求都很高,我给她善后还行,其他的我自己都看不下去。”
说话间,厨房门口的小铃铛响了,孙红梅连忙起身朝厨房走去,这也是软软的主意,方便她及时过去。
阮软正在调料,往每个白底汤碗里依次放入一勺虾皮,紫菜,香菜跟葱花,再放点盐,胡椒粉跟香油。
旁边的大铝锅里放着一只鸡跟几根大棒骨吊的高汤,一打开锅盖,扑鼻而来的鲜汤味,笼罩在整个厨房,香气四溢,连在外面排队的顾客都闻到了鲜美的香味。
馄饨皮薄,很容易煮熟,眼瞧着皮在锅里变的透明,漂浮在水面上,阮软就拿着大漏勺搅和两下,然后一碗十个,放入盛有高汤的白瓷碗中。
透明的馄饨皮裹着粉色的肉馅,配着翠绿的葱花香菜,别提有多好看了。
林桂芝看着面前这碗馄饨,汤底清澈,上面漂浮着一层香油跟小虾皮,她都不想破坏美感,可香气一直在往上飘,她最终还是拿起勺子,舀了一勺汤,稍微一尝,太鲜了。
不是鸡精跟味精提的鲜味,她能吃出来,就是食材本身的鲜味。
紫菜,虾皮,高汤,三者加起来,直接把汤底的鲜,突出到极致。
再轻轻咬一口馄饨,嫩滑的馄饨皮包着富有口感的肉馅,依旧是食材本身的味道。
特别鲜。
咬了一半的肉馅,丝毫没有散开,口感很紧实,跟嫩滑的馄饨皮搭配起来,有一种互补的美感。
软软这个丫头,真是太有天赋了。
几口汤下肚,林桂芝的身上已经有些热了,她把自己的薄外套打开,继续喝汤。
小馄饨,喝的就是一口汤,这汤在她这儿,已经是满分。
她平时吃小馄饨最爱加醋,可今天,什么都不想加,就这么一碗原汁原味的鲜肉小馄饨,太享受了。
林桂芝是坐在门边的小桌子,孙红梅平时收钱的位置。
在外面排队的人,靠前的部分,看的一清二楚。
有的都甚至咽起了口水。
沈康也在队伍里,他看到林桂芝吃的太香了,回头给主编示意。
“王主编,你看看,这吃的多香啊!”他上次回去就跟主编说要把阮家小馆报道上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版块也行,没想到主编一听就回绝了。
还觉得他说的太夸张。
百闻不如一见,他干脆就邀请主编亲眼来看。
没想到阮家小馆又有新品了。
王福生自然也看到了林桂芝吃的有多香,“一家不出名的小饭馆都这个点了,还这么多人排队,肯定是有过人之处啊!”
沈康连忙说道:“是的是的,我敢保证,主编你这次来,绝对不虚此行。”
王福生示意沈康把排队的盛景拍下来,沈康连忙走到一旁端起相机开始拍照,有人看到了,闻他在干嘛。
沈康连忙解释,“我是连城日报的记者,想报道一下阮家小馆,顺便拍你们的排队的样子,如果你们介意,我就不拍了。”
排队的人一听,连城日报,那可是家里每天都定的报纸,连忙询问道:“那拍了我们能不能上报啊?”
沈康看了眼王主编,王福生点了点头,他连忙说道:“必须呀,我们来报道阮家小馆,你们是阮家小馆的顾客,那肯定得一起上报!”
大家听了,都十分高兴,纷纷表示不介意,还说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