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他自盘龙山千僧会一夜后便离开海津,四处浪泊,直至到了九陇阿罗汉寺后方才安定下来。他每日在寺内洒扫,为医舍里的伤民煮食送药,再也未出过一次出食刀。今日到镇上来纯属一时兴起,不想居然碰到了个能令他出刀的好手。
昔日的江湖第十,“破戒僧”演心笑道:“小施主,你何必称下愚‘前辈’?你与下愚同辈,下愚怎担得起‘前辈’之称。”
王小元听了觉得纳闷,但心里却隐隐有些沉重,似是压上了块巨石。一瞬间他有些慌张,但却无路可退。
只听演心哈哈笑道。“你认得下愚,下愚也认得你,不是么——天山门玉求瑕!”
第71章 (三十一)一药医百病
这名号一出,别说是四处围着的脚夫、茶肆里的说书先生与听者、西京街上漫步而行的过客,就连王小元自己也都惊得目瞪口呆,如遭五雷轰顶。
演心手里的出食刀尖指着他,王小元抱着难以置信的心情往左边一挪步,刀尖旋即往左;他偏不信,往右边跨一步,那出食刀也死死粘着他往右移去。于是他终于笃定了,破戒僧指的人就是自己,并非旁人。
王小元心虚笑道:“大师,您莫要拿我说笑了。”
演心笑呵呵道:“出家人不打诳语。”
“既然您是破戒僧,说些诳语也无妨…”
“不言诳语算不得一戒,自然没有破戒之说,因此下愚所言绝无半点假话。”演心道,“玉白三刀,天下仅此一家,下愚怎会认错?”
王小元却拼命摇头,“您只看了第一刀,这后边的第二刀、第三刀如何还未曾看过,怎么就能说是玉白刀法?”他忽而有种没来由的心慌,一颗心在胸膛里怦怦直跳。
怪僧如黄豆般的小眼里迸出精光:“你的刀法…也和玉白刀法一样只有三刀?”
说漏嘴了。
不知怎的,他脑海里闪过的第一句话竟是这句。王小元紧张地一把捂住嘴,扑闪着眼四处张望。他突然有种大事不妙、祸从口出的不安感,恨不得给自己几个耳光。
但他同时又很是疑惑:为何自己对破戒僧的言语如此抗拒?被人认作天下第一的玉白刀客,难道不是一件荣幸而快意的事么?
夫役们目定口呆,左瞧右看都不觉得他们眼前这两人是江湖榜上大名鼎鼎的玉白刀客与破戒僧,一人是相貌丑陋、袒胸露腹的古怪僧人,另一人是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小仆役,没半点说书先生口中逍遥洒脱的侠客模样。若不是他俩方才的确真刀实剑地动了武,恐怕演心这番说辞早被当成胡言乱语,遭脚夫们众口唾骂了。
王小元暗道:分明是一场误解,可不能让他们信了破戒僧方才说的话。
他闭着眼思忖了一会,忽地想到了个法子。
于是王小元干脆挺起胸膛,清了清嗓子,故作得意之态道:“不错,在下就是天山门玉求瑕。看在天下第一的份上…”
伙夫们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王小元讪笑道:“…诸位大哥有钱施钱,没钱捧场。给二十文在下便表演一刀,五十文表演全套。”
众人本来就疑心甚重,此时更是大怒:“什么天山门玉求瑕,你就是个江湖骗子!瞧你胡言乱语,说些骗人话,乞儿要饭都体面得多!”有人低声密语:“哎,你说他俩会不会是一伙的,合演一场好戏要给咱们瞧?”“这年头,什么诓钱的花样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