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虽然“信你的自会信你,不信的解释也没用”,但遭受到中伤和污蔑,还是要摆明自己的态度。
至少要让对方知道,乱说话是要负责的。
两人聊着的当口就进了镇。
因为离周梁两国疆界比较近的缘故,居庸镇总的来说也算是个重镇。
这地方本来荒的很,后来朝廷派了军队长期驻扎,加强边防的同时,又陆续从全国各地迁来许多流民,那些被判流放的重犯也多被发配到此,慢慢的人烟也就聚了起来。
这些扩充的人员,太平时便耕田种地,一旦打起仗来,就是最好的“人才备用库”。从别处调来或是抓来充军的兵丁,终究是远处的水,哪有近处的水能救急救火?
也正是这个原因,居庸镇虽然是重镇,却并没有多少繁华气象。
这里的百姓走不出去,户籍世世代代落在这,没有权势想迁走万无可能。外面的人也不愿意来,不然天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天家里的男丁就被送上战场。
就连那些走南闯北的商贩,胆子小点的都不乐意往北走,战火说起就起,到时损失财货是小,就怕身家性命都得搭进来。
今天正赶上逢集,街上人很多,挤挤挨挨的。
谢寡妇直奔镇南去了,说是要帮村里人捎个信,让季妧忙好就还在镇北头等她。
季妧顺着南北大街漫无目的闲逛,发现售卖的商品多为米粮、菜蔬、皮毛、野味之类的生活必需品,那些华而不实的“奢侈品店”几乎见不着。
经过一些摊铺时,她也会停下来问问价格,从一路汇总的信息可知,这个时代的物价水平也近似于她所知道的那个明朝。
一般而言,历代银子的购买力多以粮食为基准来推算。
不过世有治乱、年有丰歉,粮价时有不同,银价自然也会随之浮动。
像前些年太平时候,一两白银能买大米两石,换算一下,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可达五六百元。
近两年战事一起,一石米都卖到了八钱银,物价上涨,一两银的购买力降到三百多元。
不过季妧倒是松了口气,眼下虽然比不上太平年景,也还不算太离谱。
第18章 那是宋璟(加更)
季妧略微打听了一下,便向东大街拐去,镇上最大的医馆兼药铺济世堂就在那边。
所谓最大,在她看来也不过就是门脸比一般店铺大些,并不见有多气派,但即便这样,也不是一般乡下人进的起的。
跑堂伙计见季妧一身粗布衣裳还摞着补丁,就有些带搭不理的“问诊还是抓药?诊金十五文,药费另算。若是乡下地方,恕不出诊。”
到哪里都不缺这种只敬罗衣不敬人的势利眼。
季妧无视他的敷衍,开口问道“你们掌柜的在不在?”
跑堂伙计见她既不看病也不抓药,顿时不耐烦起来,拿手驱赶“不在不在!掌柜的也是你能见的?没事别在这挡道!”
季妧已经不记得多久没这么难堪过了,心里默念了好几遍和气生财,才捺住性子“我想和他谈笔生意,是关于护手霜……”
“就你?还生意?”
跑堂伙计正要取笑,瞥见掌柜的正好从外面回来,就笑嘻嘻跑过去,像说什么稀奇笑话似得指给他看“二叔,那有个乡下丫头要和你做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