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1 / 2)

之事,便是颇为光荣的一件事情。按照后世的话来说便是光耀门楣了。

以前祭祀时的客席位置,会按照规定赠予有功之臣的家属或朝廷大臣的亲友,亦或者贵族贵戚等等。

可这些客席位置太少只有一百八十多个,即便后来增加了二十多个,也是供不应求。渐渐的也就衍生了金钱交易,用钱财来购买客席位置也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只是今年的祭祀客席位置价格尤其高,其中便有一部分便是因为费仲事先从中刮了一万串贝钱。其次则是因为俑人代替奴隶参与祭祀的事情传开后,不少贵族对这种新奇事情很感兴趣,便也相应的推高了价格。

大臣们你来我往的讨论,说是要不要以后就此取消客席位置,免得再出现像这回的高价倒卖祭祀客席的丑事,以免亵渎先祖对先祖不敬之事再次发生。

又有大臣们提反对意见说是若取消客席位置,没有多少见证者,那麽祭祀的重要程度也会跟着降低。说白了就是“表演没人看”,找不到那种万衆瞩目的被仰视的感觉了。

其实这也不过是小事而已,只是因为价格炒的太高了,不少大臣买不上才变成了大事,炒到了朝堂上,随即一说起取消客席位置,又瞬间反水说不能取消。

林狩一边喝茶一边坐看他们辩论,作为大王这些小事情也不需要他来亲自解决,那些大臣们自己吵吵就有结果了。他只需要把握住船舵,掌握住大势即可。

林狩喝了一杯茶水,随后便见商容总结了一下辩论内容,作为大臣们的代表出来宣布“辩论大会”的结果了。

“大王,臣等认为客席位置不必取消,同时也应杜绝高价倒卖的事情发生,不如便按照先祖们曾经定下的规矩来,依顺序赠予有功之臣或朝廷大臣们的家眷。”

搬出了先祖规矩,诸大臣们也往往没了反对意见。

“丞相所言甚是,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吧。”

讨论完了这祭祀事情,借着便开始议论对东夷的战争,前段时间林狩已经将对东夷作战的部将召回,接下来也是有意想一步步的停下东夷战争。

东夷人靠近海边渔业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富饶,以盐矿发家,确确实实是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可是这样富饶的土地,养育了诸多人口,也注定了国力不会太差。在历史上东夷人不仅和商朝对抗也和周朝交锋,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被齐国融合。

仅凭现在的实力就想征服东夷就显得有些过于激进了。东夷虽需防备,却也不必像历史上那样将精锐部队尽数征调东线进行战争。

衆大臣们对于林狩将部将召回的事情并不理解。

“大王,这东夷叛乱,不交岁贡,蔑视我大商,若不将其平定,恐遭其他诸侯耻笑。”

“大王,若是不将其平定,恐其他诸侯效仿。”

东有九夷,西有周国,九夷叛乱不交岁贡,西周则韬光养晦。一些大臣们便也只看到了腿边的九夷之乱,却看不到隐隐蛰伏在腋下的周国利刃。

如今的商朝已经没有往日的霸主雄力了,但是一些大臣们却仍是停滞在往日的荣光中难以自拔。

虽然其中也有反对的声音,不过这些反对的声音在就显得有些微弱了。

“大王,臣以为东夷日渐强盛,眼下不宜用兵。”

谏言是的位上大夫,虽然离得有些远,但林狩还是一眼认出来他。

上大夫赵啓。印象中它也就那是在演义中死于炮烙酷刑的大臣。

“赵爱卿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