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异议(2 / 2)

这没法和笔友直接沟通,那就只能及时观察微视的最新动态了。

……

碳矽数据要继续优化软体的开发,还需要考虑海外用户的使用习惯。

碳矽集团这边在高层意向确立之后积极的与比亚迪商讨专利互授的细节,而随着两边的交流,宁德时代或许是听到了一些风声,提前遣人过来汇报最新的电池研发进展。

以及,宁德方面再次表达了对碳矽集团电车电池的意见。

这次是由宁德的高级副总裁窦兴怀来见俞兴,当面阐述三元锂电池的未来。

同时,他颇为详细的提到宝马已经在与宁德交流的电池标准情况。

按照这位的说法,宝马方面是提供了800页的电池生产标准,涉及到能量密度丶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严苛要求,而宁德以目前的情况预估,认为明年或者后年是有望提供量产能力的。

俞兴耐心的听完窦兴怀的描述或者说游说,然后才说道:「宝马有宝马的要求和考虑,窦总,难道宝马要那麽用,我们就必须那麽用吗?」

「俞总,我不是这个意思。」窦兴怀感觉到俞总潜在的立场,解释道,「三元锂在能量密度上有着显着的优势,而且,特斯拉和松下的合作已经为业界树立楷模,咱们国内的电车市场,不管企业还是消费者,或多或少的都会有所参考。」

他继续说道:「俞总,我可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我们对于安全性也有很高的要求,这一点绝对是一致的。」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两种技术路线的电池,简单说,就是宝马标准里的能量密度丶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的差异,当前阶段下,前者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也就带来更高的续航能力,后者则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上都表现更佳。

对于电车而言,三元锂高出来至少3成能量密度,这相当可观。

俞兴点头,笑道:「是,窦总,我不是指责,我相信宁德的标准,但是嘛,我们不同于宝马,宝马试水新能源,哪怕出问题,还能继续做主营业务,我们这边一旦出问题,再起步就是成倍的压力,而且,我们做增程车,对于续航的压力没那麽大,还是更希望多考虑其它因素。」

窦兴怀沉默一会,不得不提到数据:「俞总,我们给宝马做的磷酸铁锂就是需要考虑安全性而不得不牺牲一部分性能,如果想要在未来两年追上三元锂电池,进度预期上可能就需要调整。」

宁德现在为宝马之诺车型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是89Wh/kg,是要低于行业平均单体能量密度的100-120Wh/kg的。

而特斯拉的Model S,它的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00 Wh/kg,系统能量密度实测下来是157Wh/kg。

同时期面向市场的车型这麽对比,宁德的磷酸铁锂是89,特斯拉的松下三元锂是157,这是76%的巨大差异。

俞兴「嗯」了一声,片刻之后重复道:「我相信宁德的标准。」

窦兴怀微微一喜,觉得俞总有所意动。

「不过,我正好前些天和比亚迪那边聊过他们的电池,他们实验室里的磷酸铁锂明年差不多能做到单体160左右的Wh/kg,实际能推到130Wh/kg,我认为这样的差异在增程车上是能接受的。」俞兴谈到另一家的进展,又笑道,「我不光相信宁德的标准,也相信宁德的研发。」

如果电池的系统能量密度能在实际使用中做到130Wh/kg,相较于松下的三元锂,那就是20%的差距。

从76%缩减到20%,这种进步要求也是巨大的。

俞兴看着沉默的窦兴怀,宽慰道:「窦总,我提到比亚迪不是要拿它来给你压力,我就是相信宁德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那碳矽集团加上宁德时代总该有了,我们年底会继续追加这方面的研发预算,你们宁德要是真不想做这一块,直接把部门卖给我们,我们在这边建个临港时代,那也行。」

窦兴怀摊手苦笑。

「窦总,你摊手干什麽?你在宁德拿多少钱?你回去问公司,他们要是不同意。」俞兴认真的说道,「那我支持你来临港搞新时代。」

窦兴怀觉得自己脑仁开始隐隐作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