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曾纪祥的野望(1 / 2)

第1015章 曾纪祥的野望

利帆与隆兴在摩托车业务上的实际交易总价谈到了18亿元,这个中间性的估值方式,无论是哪一方都比较容易接受。

而付款方式分为三期支付,其中的条款也是利帆能够接受的。

首期支付是在协议正式生效的十个工作日之内,隆兴需向利帆支付六亿元的现金,而利帆则以质押蔡家工厂的方式做保。

第二期款项目为八亿元,这里面需要双方完成包括海外渠道以及供应商交接等等一系列收购事宜之后再行支付。

同样的也是有担保措施,隆兴以质押20%股权的形式作为担保,而尾款则涉及到业绩对赌行等等条件,由山城农商行出具保函。

尾款当中的业绩对赌协议,哪怕是最后没有完成了,利帆也能够保证至少拿到14亿元的现金以及股权,对于急于脱手的利帆而言,与最初15亿元的心理价位是差不多的。

隆兴本身自然是没有那麽多钱的,这18亿元的收购资金当中,仅仅只有30%是出自于他们的自有资金。

其馀70%是通过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的债务融资以及定向增发和引入战投等方式的股权融资。

自有资金加上债务融资,再加上股权融资,就是隆兴此次并购利帆资金的主要来源。

山城ZF方面,给予了这两家企业并购案很大的协助,以当地农商行为首的多家银行机构,共计提供了10亿元的并购贷款。

这一下子就解决了隆兴大部分收购资金来源的问题,也给了他们很大的底气。

山城方面这麽做也不是全然的无条件帮助,一方面是看到了产业升级的机会,而另一方面,山城国资委也通过这次并购案当中的股权融资,拿到了隆兴一定的股份。

实际上现金支付与股权支付,很多投资机构更喜欢隆兴的股票,当年隆兴市值不过80亿元左右,而业务水平不如他的利帆市值超百亿。

檀锦程与新能源是利帆市值炒高的主要因素,而搭上合作机会的隆兴,80亿元的市值同样具备炒作空间。

不过隆兴也没那麽傻,银行都提供10亿元并购贷款了,还可以发行可转债,所以在股权融资方面他们非常的谨慎。

一方面是不至于稀释太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是知道其中的利益所在,所以此次股权融资仅仅只针对来利科技本身以及山城国资委。

山城国资委自不必多说,而来利科技的入股也是必要性操作,除了减少现金融资难度之外,来利科技的入股也意味着隆兴正式加入到当前A股市场较为火热的尉来概念股板块当中。

隆兴以每股五元的定价,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来利科技发行总数6000万股,价值三亿元的股票。

这部分股票在二期交付过程当中完成,来利科技则需要锁定三年。

「有了这笔六亿元的现金,你们的业务就能够很快开展了,还挺不错。」

对于檀锦程而言,总额18亿元的并购案例在他长达十几年的投资生涯里,已经掀不起多大的波澜了。

进入到汽车行业以来更是如此,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在投资通胀的年代里,动辄数十亿的投资比比皆是。

雷布斯宣传小米造车,首批100亿人民币的投资其实根本算不了什麽,100亿人民币确实是能够把车子给造出来。

但是那也基本是建立在产能有限,或者是代工的模式基础上,想要把车造好,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对于曾纪祥而言,这次的并购案意义非凡,这是他亲自操刀进行的一笔十亿级别以上的并购。

全程几乎都是他亲力亲为,后续如果来利科技发展能够达到预期,给尉来科技提供实业基础上的帮助。

那麽曾纪祥在尉来集团里的地位必定会再次水涨船高。

国庆节,距离并购案的发生已经小半个月过去,基本的协议也已经敲定,只待监管层面的通过。

曾纪祥也趁着这个间隙从山城回到甬城向老板汇报工作。

这一次的并购案,算是他职业生涯上的一个转折点。

从前,他是老板秘书助理,是尉来总裁办的办公室主任,是老板的绝对亲信。

在老板身边工作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很多的机会,老板也不介意在事业上帮助他铺好路子。

一路水涨船高的地位,直到把他推到致力于战略的尉来科技CEO一职。

但是也仅限于此了,如果他要再向前进一步,就必须在尉来科技的任职期间做出成绩,从而证明自己。

张永的离职,李响的接任,在外轻量化看来可能就是尉来换了个CEO而已,反正都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人选。

但是在尉来内部,可是制造了不小的动静,在尉来内部人员看来,能够接任CEO人选的其实有很多。

如王风英,李春融,于利国,甚至于胡争楠都行,不过大家看来最合适的人选其实还是老板自己兼任。

实际上当时的王风英呼声是最高的,张永离职之后,她其实就是实际上尉来除檀锦程以外的二号人物。

但是谁也没想到会是李响,当然大家这不是在质疑李响的能力问题,而是路特斯相对于尉来而言,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次CEO人选的变更,更像是集团年轻化进程当中七零后与八零后的一次权力交接。

虽然老板自己本身就很年轻,但大家都看得出一向在战略布局方面有自己独到之处的老板,已经在给将来管理层的变更布局了。

这些年不断的有八零后,九零后相继被提拔到重要岗位,让尉来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说下一任的CEO人选谁最合适,或者说谁最有机会,那麽「秘书帮」三人当中的曾纪祥与赵鑫怡就是呼声最高的。

与曾赵二人不同,最早的秘书张旭辉,如今已经是锦新时代的CEO了,掌管着尉来在电池方面的业务。

尉来近几年以来在电池技术方面的发布会,行业内重要会议等等重大事项,基本都交由张旭辉负责。

秘书帮成员当中,张旭辉是权利最大的,但他恰恰是最不可能出任集团CEO的人选之一。

无疑,相对于整车业务,锦新时代的定位是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张旭辉如果出任集团CEO,很容易被误解成尉来在整车业务与零部件业务方面的调整。

外界可能会误解尉来今后的工作重心是在零部件上,这对于一家大型整车集团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比起赵鑫怡,曾纪祥自认他的成绩要差一些,魅族那边的业务不用多说,赵鑫怡其实也就是挂个名头。

在魅族那边挂个名,其实算是对赵鑫怡的一种补偿,因为一旦魅族启动IPO,成功之后作为管理层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股权套现。

这算是对当初把赵鑫怡调到雷驰那边工作,在闪驰以及尉来身上都没有拿到多少股权的补偿机制。

哪怕魅族IPO失败了,以现在魅族能够稳定在手机二线品牌头名,稳定盈利的情况下,管理层每年也能够拿到一笔稳定的分红。

赵鑫怡目前分管集团行政部,同时任职采购委员会副主席,另外还兼任着集团资产与工程部门。

尉来的采购委员会主席是王风英,在集团供应链采购方面与王风英搭档,也被外界看成是王风英的继任者人选。

行政部门的权利同样不小,而资产与工程管理部门,则包括一次资产的规划,配置,盘点等,确保资产的合理利用和安全。

当年与乐视的业务体系,就是赵鑫怡第一时间做主直接停掉的。

这三大块,无论是哪一块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见檀锦程对于赵鑫怡的信任。

曾纪祥想要在与赵鑫怡的竞争当中胜出,除了在尉来科技任职期间做出成绩别无选择。

手下是怎麽想的檀锦程并不在乎,曾纪祥与赵鑫怡这两个秘书,论能力各有千秋。

业务能力肯定是都没问题的,这麽多年下来还不掉队除了信任之外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赵鑫怡是属于那种女强人一类,做事情狠起来连他这个老板都敢不留情面。

如果真要用现在的女性名人来搞一个模板的话,她大概是王风英与董小姐的结合体。

有王风英的能力,但是比王风英要高调不少,不过也没有董小姐那种胡说八道。

目前尉来高管当中的三名女性高管,王风英,罗宾丹霍尔姆以及赵鑫怡都各有特色。

但是赵鑫怡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她比较注重业务本身,与乐视的合作檀锦程只是提了一嘴让她注意一下。

她评估完之后说砍就砍,根本不考虑背后的因素,实际上与乐视的那几个钱,檀锦程还是亏得起的。

也就是贾老板在国内没有翻身机会,不然赵鑫怡的行为,就要算在他头上了,这可是得罪人的活儿。

而相比起赵鑫怡而言,曾纪祥就要圆滑很多,处理关系方面更加的游刃有馀。

利帆这麽大的一家企业,破产重组虽然是檀锦程出面主导的,但细节上的活儿可都是曾纪祥在做。

山城可不是甬城,或许大家出于合作共赢会卖他檀锦程一点面子,但是曾纪祥的面子可够不上。

而利帆这种在山城几十年的企业,背后的关系更是极其复杂,哪怕是檀锦程也不敢保证畅通无阻。

曾纪祥能够把利帆的摩托车业务给抠过来,给新公司提供一笔稳定的营收过渡,现在又套现卖出,这绝对不是表现在上市公司公告当中的数据那麽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