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这两年被各大企业拿来吹嘘的固态电池来说,一家家的吹多久多久量产,李兵甚至在2021年一月份就发布了一款固态电池汽车,号称在2022年度四季度交付。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李兵对外的一个宣传噱头,比余大嘴的智驾画饼更加夸张,以他们的技术实力,怎麽可能实现全固态电池的率先量产。
搞几辆样品出来就算是不错了,按照尉来研究院的技术评估,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窗口至少要到2026年之后,也就是说至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
「王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就是不知道李总你呢?」
今天是高层小范围的会议,一会儿还有张旭辉要过来,都是以汇报财报为主,张旭辉今年也是留在甬城过年,趁着年前的几天汇报一下工作。
李响笑着跟王风英打了个招呼:「悦驰汽车今年的表现确实是非常的不错,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二者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都是直接向檀锦程汇报工作,算是平级,悦驰汽车星河P1的成功,对于李响想要大力推广增程式,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无论哪一家公司,有了成熟的混合动力技术,增程式除了沦为赚钱工具之外,没有任何的上位的可能性,二者优劣以及长期的前景根本不需要多说。
「哪里,悦驰只能尽力保证平稳,真正的惊喜还是要看尉来汽车。」
2021年度相较于2020年度,悦驰汽车的整体营收增长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也就是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的增长点来自于坦克系列。
相比之下,今年销量全面爆发的尉来汽车就太有看点了。
首先是稳定输出的埃安系列,作为市占率近七成的网约车之王,埃安系列的社会讨论度非常之高,,B端车占比过高严重影响了C端消费市场的形象,整体上褒贬不一。
不过埃安团队也不是没有作努力,在营销上绑定上世纪的桑塔纳,现代伊兰特等热卖车型也作为计程车使用的形象场景,来让C端消费市场接受埃安的形象。
另外在设计以及研发上,埃安系列也计划推出与网约车区分开来的车型,B端车型跟C端车型在区分对待驾驶员以及乘客方面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另外就是在面对有意C端消费市场用户之时,埃安品牌要求门店工作人员一定不能为了业绩而忽悠消费者,把网约车车型卖给普通消费者,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
为此埃安系列的线下以及线上团队,面向C端市场的都没有任何的KPI考核,这麽多的努力,无非就是优化埃安系列的口碑,扭转形象。
虽然过程很难,但C端市场在埃安团队的努力下,市占率确实是有一定的提升。
稳定输出的埃安系列,在2021年度给尉来汽车提供了172.65亿元的营收,而今年上市还不到一年的星途S01,仅仅这麽一款车型,就给尉来带来了208亿元的营收。
「非常漂亮的成绩,今年的内部优秀团队,你可难办了啊。」
上市仅仅九个月,208亿元的营收,产能爬坡阶段的单车毛利率就已经达到了12%,净利率超过3%,后续电池降价以及供应链的优化,星途S01的毛利率可以提升至15%,净利率可能达到8%。
这一系列的数据以及前景预期,放在哪一家企业里都是一个炸裂的数据,甚至于单独成为一家新势力品牌,都能直接拿下新势力一哥的名头。
但是在尉来内部,却只是一个项目组,还是目前尉来最年轻的项目组。
「可不是嘛,星途S01的表现太出色,我们反而是难办了。」
李响也是一脸苦笑,星途S01无可争议的今年国产纯电之王,没有之一,别说是吉利与长城这种电动化进度缓慢的企业了,就是BYD都羡慕得不行。
哪怕是放在BYD,星途S01绝对是今年最靓的仔,但是谁让尉来内部还有另外一个奇葩呢。
那就是尉来L1,同样只有一款车型,这款打得BBA抬不起头的增程式车型,不仅仅是尉来品牌的销冠,同时还是尉来汽车的利润王。
全年L1给尉来汽车提供了270.1亿元的营收,单车均价约29.8万元,毛利率方面,尉来L1更是高达21.3%,吊打一众新势力。
「哈哈,这个让你去头痛吧。」
尉来集团内部每年都会评选出优秀员工,优秀团队,在燃油车时代,一直被悦驰团队把持着,这也造成了悦驰团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鼻孔朝天的。
当时的尉来团队也没有脾气,销量与利润都比不上人家,还有巨额的投入等等,如你们是靠着我们养着的言论,在公司里不少传出。
独立出去有悦驰汽车的体量原因,也有公司内部不和的迹象。
现在好了,尉来汽车彻底的站起来了,比起销量连年下滑的燃油车,如今二者单论销量方面就不相上下了。
若是按檀锦程的意思,今年的优秀团队应该是给星途S01项目组的,九个月的时间给尉来拿下208亿元的营收,十几万辆的销量不说,仅仅是大众市场这个战略插入就是无可估量的。
不过L1的表现同样优秀,作为尉来的高端系列之一,以最低的成本最大化收益,2022年度也依旧是尉来在混合动力市场的重心。
就看李响如何抉择了。
对于李响来说,在评选优秀团队问题上绝对是幸福的烦恼,除了星途与尉来L系列表现出色之外,主品牌的E系列同样非常的牛逼。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门面担当,去除L1之外整体22.13万辆的销量,给尉来带来了613.9亿元的营收,占据着尉来汽车总营收1264.5亿元的48.55%。
「论战略地位,E系列,L系列还有星途都各有不同,但很难说谁最重要,认成绩三者都非常的优秀,李总确实是应该头疼了。」
旁听的王风英也调侃起来,其实真要说起来,埃安系列的表现也不差,虽然口碑分化严重,但埃安系列是尉来在B端市场的最大依赖。
尉来的B端客户除了小部分公务用车,剩下的就是埃安团队的网约车业务。
2021年度对于埃安团队来说,同样也是意义不同的一年,尉来集团CEO,商用车领域的一把好手,埃安系列的直系领域张永离任之后,埃安系列依旧能够稳住市场份额。
仅仅只是这一点,埃安系列就非常值得表扬,说比其他团队差哪儿了,根本算不上。
李响笑了笑:「这个后面再说了,老板说说看这份财报,对于2022年度还有什麽值得改进的地方?」
檀锦程指了指单车平均售价:「在保证销量以及盈利的基础上,2022年度把这个再拉下来一点吧。」
知豆不在统计目标之内,再去掉星河P1的销量,实际尉来汽车今年的总销量是55.95万辆,要低于BYD全年59.4万辆的销量一些的。
如果从一些细分的榜单上来看,BYD是2021年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也有一些榜单是这麽统计的,不过消费者根本就不认,在小兄弟面前,船夫哥也是要脸的,迪子根本不好意思宣传。
团拜会上,檀锦程也从船夫哥那里了解到,迪子2021年度的汽车业务收入大约在12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800亿元左右。
以59.4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说,平均下来的单车售价约13.46万元。
而尉来呢,虽然受到星途以及埃安系列销量的上升,单车平均售价大幅度下降,但依然有着22.6万元的平均售价,在檀锦程看来,这个价格还是有些太高了。
「我们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不太友好的,未来的价格战会一直持续下去,依旧单车平均售价,很难拉高营收,所以还是有必要优化一下价格的。」
论价格,目前主品牌对于市场并不算友好,既然是打着科技平权,科技普惠的名头,那麽尉来就需要让同级别车型价格上更加的具有竞争力。
「我们的产业链已经优化明显了,确实是应该给予消费者更大的优惠。」
王风英也比较认可这点,在长城之时,她负责的就是大众品牌,悦驰汽车也是如此。
「尉来要的是品牌高端化,而不是价格高端化。」
苹果其实差不多就是这种战略,初期阶段,苹果保持前高端化的定价,但是在一次涨价之后,市场份额大跌,此后价格就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区间,又重新把市场给一点点找回来。
尉来已经建立起了国产高端品牌的形象,如今要做的就是不能给消费者留下「贵」的形象,国产品牌越来越贵,割韭菜的形象这些舆论已经快要泛滥了,尉来不能给竞争对手留下攻击的苗头。
消费者对于任何品牌的容忍,一定是在他们能够接受价格能够匹配品质的基础上。
「好,我们会尽快研究出新的方案出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