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钱进来了,学员们干的更是起劲,拿出十八般武艺展现自己。
几个泥瓦匠低声讨论几句,作出决定:「把张尧丶韩援朝他们那一队人叫过来,砌墙给钱总看看。」
很快一队青年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到了一堆红砖前。
李瓦匠对钱进说:「现在技术稍好的学员开始练习砌墙了,让他们给你看看?」
钱进说:「好,看看,能砌墙了,回头进入咱大队后你们老师傅就轻快了。」
李瓦匠用墨线弹出基准线,要求学员们严格按照「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法开始砌墙演示工作。
他给了一个要求:「现在你们是新手,我要求不多,就一点给我记住了,都控制好灰缝厚度,顶多8到10个点,然后保证墙面垂直平整就行。」
学员们应声回答,纷纷忙活起来。
一阵的功夫,一堵堵小墙就垒了起来。
钱进嘿嘿笑了起来:「行啊,这小手艺都学的不错啊。」
结果瓦匠师傅们却纷纷摇头。
李瓦匠黑着脸上前检查。
他手里拿着一根两米长的铝合金靠尺,这算是当下工地里先进的工具了,但建筑大队随便用,钱进在商城买了一堆回来。
铝合金靠尺和线坠配合,可以用来检查墙壁的合格水平。
然后:
「灰缝大了,肯定超10个了,你看,12毫米了,太大了,得返工!」
「这层砖歪了,宋爱国你的墙?过来看一下,怎麽样,差了半厘米吧?没办法,拆了重砌!」
钱进向其他师傅讪笑:「嘿,李师傅挺严格啊。」
「他最严格了,但他本事也好,所以让学员们又敬又怕。」其他师傅说。
钱进说道:「行,建筑行业不比别的,还是严格一些好。」
「你们继续上课,我去看看那边瓦工四班乾的活。」
看着他离开,回来的李瓦匠叹了口气:「本来想在钱总面前露个脸,结果把屁股给露出来了。」
钱进倒是没觉得刚才那些学员乾的差劲。
这都是一群没有基础的学员,短短一期能有这个水平真不错了。
他能判断出来,只要这些学员通过考核送去工地,那建筑大队的工作效率会猛涨一大截。
瓦工四班的学员乾的很杂。
有的在练习搅拌水泥砂浆,这活有技巧,比例要准,拌和要匀。
有的在练习支模板——用木板和木方钉成浇筑混凝土的模具。
钱进上手看了两个,模板做的很好,尺寸准确丶支撑牢固,放在工地上差不多能用了。
还有的在练习铺地砖,对缝整齐,相当平整,这让给他更满意:「行啊,以后大工师傅们轻快了,你们自己就能铺地砖了。」
受到表扬的几个学员嘿嘿笑。
但他们来不及得意,老师傅上前一看,还是摇头:
「钱总鼓励你们而已,你们还当真了,这石头要垫稳,得大面朝下。」
「用的砂浆稠了,加点水。」
「嗨,这模板缝太大了,指定漏浆,你得给钉严实,钉子不值钱……」
「把地砖敲实了,否则以后热胀冷缩缝子更多,过来,小王你用水平尺来找平一下我看看,怎麽高高低低的……」
操场里都是改革开放抡大锤的,水电工班场地放在了实习室里。
他们这里环境相对乾净些,但技术含量更高,要求也更严格。
水电这东西动不动就能闹出人命来,所以钱进一早就要求老师们教学和考核都要格外严格。
实习室是个大教室,占地面积快两百个平米了,里面用木板钉了几个模拟墙板。
电工学员们练习用剥线钳剥电线绝缘皮,这从第一期时候就开始练习了,学员们学的都不错,已经能够做到不伤铜丝,完整剥离。
钱进来检查的时候,老师正带着用尖嘴钳做导线连接,学生们在绞接和压接之间忙活的一头雾水。
之前他们估计练习安装拉线开关和灯头丶插座的维修来着,桌子上全是各种开关。
他转了一圈,感觉人少了,仔细查了查,发现水电工这边少了一些学员。
指导员解释说:「有一批学生上工地了,城西区好几条街道同时在重走自来水管,为了避免影响居民用水,所以速度得快,我们就把一批在水工方面表现优秀的学员送过去帮忙了,也算是现场实习。」
钱进问道:「他们能行吗?」
指导员挺有自信:「活简单,就是让他们管钳去拧几根镀锌钢管或者PVC塑料管什麽的。」
「过去的那些学员都在用板牙套丝的学习里表现卓越,他们到了工地顶多给钢管端头加工螺纹,或者麻丝和铅油做个管道丝扣密封丶安装个阀门和水龙头,反正都是简单工作。」
钱进听后点点头。
确实,给水工打下手是最轻松的。
给钢管端头加工螺纹可能比较费劲一些,其他的那些活即使是寻常人在自家差不多也能干的了。
他问指导员:「学员精神面貌怎麽样?」
指导员笑道:「我觉得挺好,你要说累,这现场实习出大力肯定比坐在课桌后面听课要累的多,这才几天?你看这些学员有一个算一个,手上都磨出了水泡,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肯定的。」
「但是总队那边给他们按月发工资,拿着钱来学习,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没有过的!所以咱学员还是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他们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不怎麽叫苦叫累,学习挺上进!」
现在带薪上学确实是极其稀罕的事。
能进劳动突击队的家境往往不太好,家里关系硬的,人家都能在机关单位丶企业工厂里找个带编制的工作。
劳动突击队这些人,那真是无路可走,劳动突击队这边给他们一个前程,懂事的青年就知道自己得抓住这机会。
另一个何况劳动突击队的工资水平不低,福利待遇更好,对于很多家境并不宽裕的知青来说,他们认定了劳动突击队这个组织。
再一个,第一批入选培训班的青年都是有几分能耐也有一些本事的人。
他们要脸面,培训班里好些都是熟人,要是被开除被涮掉那就太丢脸了。
尤其是钱进已经明说了,培训不是来走过程,两期学习结束要考核。
考核合格者,拿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回到建筑大队岗位后,就是候选技术骨干,享受更高的岗位津贴和更重要的任务分配。
考核不合格者,以后的高等级培训就拜拜了,只能再继续参加这种技工培训。
这之间的前途差距,青年们都有数。
所以六月份的考核如同悬在学员们头顶的鞭策,也化作了他们更加刻苦的动力。
白天实操课结束后,很多人晚上还留在场地里开小灶。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为期两期一个月的首期建工培训班就结束了。
6月份发生了很多大事。
中国日报《CHINA DAILY》创刊,周一至周五每天24版,周末每天16版。
这份报纸很重要,尤其对钱进带领的核准委更重要。
它采用国际新潮设计,以杂志化深度分析作为报导基石,解读中国万象丶点评世界风云。
国际方面以色列轰炸伊拉克核设施,中东重燃战火。
相比之下建工班第一期学员以百分百的通过率顺利结业这件事,倒是不算什麽了。
一个月的系统学习与高强度实操的淬炼,让这批原本只会抡镐挥锹的突击队知青,初步掌握了木工丶瓦工丶砌筑丶水电等一门或多门专业技能。
他们拿到了盖有区培训学校红章的结业证书,一个个立马回家炫耀——
主要是这结业证书太像那麽回事了……
毕竟是商城出品。
这证书是大红硬纸壳材质,A4大小,外面是烫金的12K金色大字,四周皮纹封面烫金工艺花边,颜值品质一个不落。
而且里面还贴了照片,内页用精美红丝绸固定,估计这年头的清北等顶级大学的毕业证也不过如此。
学员们把证拿回家,有些家庭直接给用玻璃框镶嵌起来挂在了客厅。
同时学员彼此之间还以同学称呼,他们迅速将『第一期』给特殊化了。
后面再进入工地,只要是同期同学有需求,队员们往往二话不说去支援。
即使平时在生活里,很多同期同学之间也走动了起来,不经意之间,劳动突击总队里有了新的拉帮结派小方法。
钱进去工地检验了这些毕业学员的能力。
肯定离老师傅们的炉火纯青还有很大差距,但已具备了独立承担基础作业任务的能力。
毕竟他们旧城改造的工地要求不高。
这样在几个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钱进重新调整了建筑大队的架构:
首先班组重组。
不再按突击队模式混编,而是按专业特长,将结业学员编入木工组丶瓦工组丶砌筑组丶水电组等专业班组,由老师傅担任班组长和技术指导。
再是进行了师徒结对。
这个属于延续传统,每位老师傅带2到3名新学员,在实际项目中手把手传授经验,解决疑难问题,加速新人的成长。
然后钱进开始尝试推行项目负责制了。
这是一种可以避免工人混日子的制度,也是可以增强工程质量的制度。
他挑选表现突出的候选技术骨干,在老师傅指导下,负责一些相对简单的改造项目,锻炼其统筹协调能力。
就此,人员结构的优化和专业能力的提升,让建筑大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与此同时第二期的学员又入学了……
时间就在学员们交替入学中不知不觉的流逝,炎热湿润的夏天过去,天高气爽的秋季到来。
旧城改造项目接近尾声。
但建筑大队不愁没活干。
他们转移阵地,开始进入各条街道空置废弃房——
这些房子和他们去年冬天雪后进行修缮的房子同属于老破旧危,但不一样的地方更多,它们长久没人住,更破更烂,很多都空置十几年了。
就像他们早些年改造的学习室和泰山路服装厂厂房一样,街道所属的老破旧危房一般不是住房,是仓库丶旧店铺甚至小厂房之类的地方。
钱进还挺喜欢修缮改造这些地方的。
因为街道承他们人情,优先会租赁给他们劳动突击总队使用。
而劳动突击总队隔三差五成立新的单位,总是需要租赁房子。
就拿当下最着急的,钱进已经准备好成立食品厂所需的机器设备丶原料资料,结果就是没有合适的厂房。
但等到他们与各街道居委会进行衔接了,发现适合当厂房的地方可太多了……
有利可图,钱进果断调集建筑大队的主力来突击修建这些老建筑。
初秋的风给海滨市送来了一些凉意。
但建筑大队继续热火朝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