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筹备食品厂,建工班毕业(1 / 2)

第372章 筹备食品厂,建工班毕业

五月底的海滨市,暖风熏人,绿意盎然。

钱进这边好消息不断。

其中有一个是很突兀的好消息。

在美帝国旧金山湾区当大佬的华青帮帮主宋吉祥给他打来电话,再次提出了要给他送车的想法。

这事早在他和宋吉祥于瑞士相见时候,宋吉祥便提了出来,但被钱进拒绝了。

最近两年的时间里,宋吉祥那边的CD工厂成功投产并在欧美日韩市场攻城略地丶大杀特杀,那赚的钱可太多了。

CD生产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的,钱进这边有未来的详细技术资料,所以时不时会给他帮个忙,双方联系一直没断下。

另外CD还涉及技术升级问题,也得需要钱进这边帮忙,所以宋吉祥一直对他很客气,也一直想从利益方面投桃报李。

如果钱进没有核准委这层身份,他收取宋吉祥的报酬没什麽问题,等于给国家赚外汇了。

奈何他身份特殊,不便收礼。

结果宋吉祥那边不知道怎麽知道了他手头上现在有一支建筑大队的事,便改了口风,不给钱进送大奔丶凯迪拉克之类的豪车了,改成送卡车!

这拿捏了钱进。

建筑大队确实需要卡车。

奈何国内现在汽车产业不够发达,卡车产量有限,都是有限供应了各地区的国营运输公司,像劳动突击总队这种单位拿不到购买权限。

如此一来宋吉祥的馈赠可谓是及时雨。

另外这次他不是要给钱进个人送礼,是要支援祖国的城市建设。

钱进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郑国栋和韩兆新说了一下,选择听从一二把手的建议。

郑国栋和韩兆新很信任钱进,认为特殊时期,既然他跟宋吉祥没有涉及国有资产和人民利益的纠葛,那麽由劳动突击总队来接受海外馈赠是没问题的。

当然韩兆新建议宋吉祥有空还是来海滨市转一圈,到时候再提援助海滨市城建工作的想法。

奈何宋吉祥着实工作繁忙,毕竟他现在手下拥有了一个可以满世界捞钱的热门产业,着实走不开。

宋吉祥也机灵,从手下心腹里选了个海滨市的小弟,准备安排小弟来海滨市寻祖,藉此拉近他跟国内的关系。

钱进计划帮宋吉祥这小弟成功认祖归宗,到时候找个理由对海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海外资助,当然,资助的是汽车。

到时候由海滨市府出面跟海关和国家外贸部门进行联系,对这批车子进行特事特批,免除关税送入国内。

当然,钱进计划不要宋吉祥提供的卡车,改成小货车和皮卡车。

美式卡车价格昂贵,小货车便宜很多,而且他要的是二手小货车,主打一个要数量不要质量。

没辙。

现在建筑大队的摊子铺的很大,已经足足二十个中队了,对车子数量的需求量确实大。

培训学校里,针对建工班的第一期培训已经结束,第二期工作开始了。

跟宋吉祥方面结束了引进车辆的商谈后,钱进的工作重心又回到了安排队员们上课方面,并且开始准备下一期的培训工作。

针对女队员的食品加工课。

他很清楚,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后老百姓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饱然后再吃好。

用报纸上的发言来说,就是当前社会饮食工作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随着经济复苏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安全丶美味丶便捷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与社会餐饮加工供应能力还比较差之间的矛盾。

人民食堂那边正在大杀四方。

迄今为止,劳动突击总队那边的工资和福利,半壁江山都是人民食堂供应的。

这种情况下,餐饮集团需要扩军了。

钱进之前考虑好了,上糕点铺丶准备食品加工厂!

食品加工厂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而针对糕点的餐饮方向目前不仅有巨大的市场空白,还能解决更多待业青年,其是能解决女青年的就业问题。

在昆仑山路的别墅办公室里,钱进召集了魏雄图丶徐卫东丶朱韬丶赵波丶石振涛丶陈井底等一系列突击队骨干开会。

「同志们,咱们目前来说,人民食堂丶修理铺丶服装厂丶建筑大队等等吧,这些企业路子都走通了,可以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四方面,咱们都能提供服务。」

「这证明了什麽问题?咱们劳动突击总队不仅能搞建设,也能搞生产,更能解决就业!」

钱进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我认为咱们现在属于打基础阶段,而且基础打得还不错,那麽在这个基础上,咱们就可以往前迈一步了。」

「劳动突击队最早是在人民吃饭问题上迈出起始脚步的,那麽这更进一步也得在吃饭方面,咱海滨市靠海吃海,物产丰富,老百姓的日子也在慢慢好起来。」

「现在市面上卖的点心丶饼乾,品种少,味道也一般,国营食品厂产量有限,供应紧张,所以你们们说咱能不能在这个领域也闯一闯?」

虽然是疑问句。

但答案是肯定的。

朱韬立马响应:「钱总您是咱劳动突击总队这艘巨轮的舵手,您怎麽转向我们怎麽跑。」

徐卫东暗骂一声马屁精,然后急忙说:「一点没错,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钱总你说火车往哪跑,我们就跟着往哪跑。」

王东闻言勃然大怒。

你们怎麽都抢我的话啊?

钱进点点头,说道:「好,那以朱徐二位同志的发言为代表,我是不是认为大家对我的提议没有意见了呢?」

「我有点小的意见。」徐卫东严肃举手。

钱进指向他,意思是随便说。

徐卫东说:「刚才应该是以徐朱二位同志的发言为代表!」

嘿嘿的笑声顿时响了起来,徐卫东也乐呵。

钱进无语:「开大会呢,严肃点!」

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继续往下说,那我打算成立一个食品厂筹建组,然后咱们食品厂将专门生产饼乾丶桃酥丶蛋糕丶面包这些老百姓日常需要的点心。」

「这活技术门槛相对高一些,倒是对劳动力需求不那麽高,主要需要细心丶耐心和恒心这些品质,那我认为非常适合咱们的女队员们。」

徐卫东点头:「是,这活就是给女同志准备的。」

王东这次不甘示弱,说:「钱总你说的太对了,这活既能解决就业,又能丰富市场,还能给咱们总队增加收入,一举三得啊!」

已经晋升为泰山路人民服装厂厂长的王丽娟立刻响应:

「钱总,这主意好,咱们突击队里有几个大姐,她们蒸馒头丶包包子丶做花卷那是一绝,我认为她们做点心肯定也能行!」

「对,钱总,我们大队那边好几个女知青以前在家就喜欢琢磨吃的,手巧着呢。」一位女大队长也兴奋地说。

「好!」钱进拍板,「筹建组立刻成立!」

「暂时来说,程荣荣大队长来牵头,庞总秘你负责后勤保障来配合她的工作,然后从各大队里选拔一批有做饭基础丶手脚麻利丶责任心强的女队员,作为筹建骨干。」

「记住啊,需要精英,宁缺毋滥,要选真正热爱这行丶肯钻研的女同志!」

一行人连连称是。

筹建工作没那麽容易也没那麽快。

不过就算进展很快,现在也没法开展培训工作。

建筑大队缺人。

钱进临时又给增加了两个泥瓦匠培训班,现在总计有14个班级丶700个学员在学习。

到了此时,培训学校终于有了学校的样子。

人多了,热闹了。

尤其是第二期培训课注重实操,这家伙课堂外面和操场上,到了白天就开始人仰马翻。

进入六月份,室外阳光开始晒人的厉害,培训学校搭建了帆布棚子,然后学员们在棚子下挥洒汗水。

木工班场地堆满了松木方子丶杉木板和各种木工工具。

几个老木匠背着手,在学员中间巡视丶指导。

学员们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有的在练习拉大锯,锯条在木头上发出「嗤啦嗤啦」的声音,木屑纷飞。

有的在练习推刨子,弓着腰,身体前倾,努力将粗糙的木板刨得光滑平整。

有的在练习凿榫眼,他们得小心翼翼地用凿子一点点剔出方孔,这活要技术,学员额头上很快布满细密的汗珠——不光天热,还心里燥。

张木匠见此上去拍了拍学员的肩膀:「你着什麽急?榫卯这个东西急不得,慢慢来,要有耐心。」

「你不是在给战场排雷,后面也没有子弟兵着急通过阵地,所以你慢慢来,新手不怕慢,怕没养成仔细的心态!」

「哎哎,你们这两位同志——手腕用力,别用蛮劲,拉锯要稳!诶对了,走直线!」他一扭头又看到有人锯歪了,立刻上前纠正。

旁边还有木匠在指导刨工学员:

「刨子要端平,吃刀要均匀,两只眼不用都睁开,跟我学,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来看,咱这个活允许你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麽样?这里鼓了吧?那再刨两下……」

师傅拿起刨子示范,动作流畅,刨花如雪片般卷出。

相邻的是瓦工班场地,学员们用红砖和砂子堆砌了几个练习墙基。

李瓦匠要求学员们从最基础的「砍砖」和「抹灰」练起。

一群小青年拿着瓦刀对着半截红砖夸夸的砍,练习七分头丶二寸条的砍法。

这是技术活和经验活。

老师傅就给他们传授经验:「听说咱这里头有几个以前的街道好汉?曾经追着几个调戏大姑娘的盲流子砍了好几条街?」

青年们哄笑,指着两个大块头说:「是老史和大架势……」

大块头中的一个抬脚作踹的架势:「去去去,别瞎扯。」

「你也就能拿架势,你得真踹啊。」老师傅拍了拍大块头的后背,然后端正脸色:「我跟你们说,这砍砖比砍人还难。」

「别看老头我跟个瘪核桃似的,咱四六年也是配合主力部队打过县城的白匪,就用这个刀砍过白匪。」

「砍人你是气势足丶下手快,瞅准了人就给他一刀子,这砍砖不行,它要求切口平整,尺寸准确……」

看着地上散落的不少砍废红砖头,老师傅拿起来用砍刀『咔咔』砸了两下子。

一块本来断面参差不齐的半截砖,断面后移,变得平整起来。

这半块砖头就能派上用场了。

学员们又是佩服又是感慨:「这活不好干,得是大师傅才能干,咱们还是抹灰吧。」

「抹灰就简单了?」对面的同班学员就端着泥板在练习往砖墙上抹灰。

抹灰也有要求,灰浆要饱满均匀,厚度要一致,表面得平整。

这些学员以为随便抹一下,然后再慢慢抹平就行,结果很多人越抹越是坑坑洼洼,最后墙面像狗啃的一样。

老瓦匠不厌其烦地示范:「手腕得抖起来,泥板走『之』字形,用力要匀称。」

「哎哟我的小哥们啊,可别给我往上糊,这事是可以查漏补缺,但那得有经验了才行,你们现在基础都不牢靠,不好弄……」

有人突然喊了一嗓子:「钱总来了!」

众人立马扭头看去。

钱进骑着自行车进大门,还打了个哈欠。

然后迎面一阵吼声:「钱总好!」

钱进被喊了一个激灵,赶紧闭上嘴巴挥手回应。

得注意个人形象了。

这帮队员对他现在颇有崇拜之心,弄的他都有些偶像包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