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太子卷起来(2 / 2)

赵寿顺着轨道望去,却见远处的船坞里,几百名工匠正围着一艘全新的宝船正在修补。

见此,赵寿诧异道:「在这里造船厂!我父皇不担忧辽东教女真人夺去?」

马扩说:「陛下对前线将士有信心,且今高丽已与女真结盟,不教我大宋前往日本之船靠岸,我大宋只能在此处建船厂对东去之船进行检修,以防万一。」

从赵俣在辽东半岛的布局,赵寿就能看得出来,大宋占领这里以后,就没想再将这里还回去。

赵寿一行下船以后,改乘火车北上,后又骑马来到前线。

赵遹将赵寿交给种师道了之后,就回大连了。

见赵寿来到他这里,种师道真是头疼不已。

可培养储君,也是重中之重的事,赵俣能把太子赵寿交到他种师道手上锻炼,也是看重他。

所以,再苦再难,种师道都得接着。

种师道跟仇悆丶张俊丶张叔夜等人商量一番,觉得还是将赵寿放在做事稳健又善战的张俊军中为好。

而且,神机军才是大宋的未来,这也好让赵寿好好接触一下大宋最先进的军队是如何战斗的。

张俊领到这个烫手的任务了之后,不敢怠慢,他直接将赵寿等人安排在了他的侄子张子盖的军中。

别以为张子盖是张俊的侄子,就误会他是个纯粹的纨絝子弟,实则不然,他可是张俊手下数得上数的大将,而且心思细腻,关键时刻敢打敢拼。

历史上,在苗刘兵变时,张子盖作为张俊部的先锋跟随韩世忠参与讨伐苗傅叛军,因功升到武功郎。后来,伪齐大举南侵,张子盖又在藕塘之战有战功。金人破盟之后,张俊所部收复宿丶亳二州,败金军于柘皋的重大战役,张子盖都参与了。等到完颜亮破盟,张子盖受命援救海州,在城外与金军大战,两败金军,将数千金军赶入水中淹死,终于解海州之围。虽然之后他并没有接受魏胜的建议,趁胜追击,而是以「受诏解围,不知其他」的理由退回了泗州,但考虑到当时他已年界五十,其他南渡将领如成闵丶赵密丶王权等到了这个年龄多已变得胆小怕事,张子盖能在野战中击败金军,殊为不易。

因为赵俣已经下过圣旨,要赵寿匿名锻炼,向来最听话的张俊,根本就没告诉张子盖,赵寿到底是什麽身份。

当然,张俊也没坑他的侄子,而是含含糊糊地跟张子盖说了一句,赵寿是朝中大人物之子,不可怠慢。

张子盖一听,也耍了个小聪明,把赵寿几人调到了赵俣长子赵衍的麾下。

张子盖心想,赵寿的关系再硬,还能硬过当今陛下的长子,我将他交给大皇子管束,肯定没问题吧?

就这样,赵衍和赵寿这兄弟俩在前线相遇了。

见赵寿也来了,赵衍很诧异。

不过,想想他那些兄弟有多卷,赵衍也就理解了赵寿的选择。

老实说,小时候,尤其是刚懂事不久那阶段,赵衍也曾感到不公,明明他才是赵俣的长子,可就因为他的母亲出身不高,赵俣的儿子又多,他就没了继承赵俣皇位的机会,这很不公平。

可后来,随着大家慢慢长大,赵衍才发现,他的这些弟弟一个比一个厉害,而且不少从小就野心勃勃,甚至剑指太子之位。

见此,赵衍心想,他要是太子,那不得被架在火上烤得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啊。

这样,赵衍慢慢的也就想通了,觉得当个与世无争的大皇子也不错。长者为尊丶长兄为父,他又不挡别人的路,在大宋这个注重长幼尊卑的王朝,他那些弟弟妹妹肯定会跟他客客气气的。

再后来,随着赵衍长大,见识到了赵俣的厉害,再对比一下他自己的能力,他又进一步看清,他根本就不适合当皇帝。

如此一来,赵衍彻底向着老好人方向发展。

这次,要不是赵俣对赵衍说,将来分封时,从军经历是重要考核指标,他都不会跑前线来镀金。

如今,见赵寿这个太子都被逼到来前线历练了,赵衍心疼赵寿三秒,就冲张子盖说:「统制且去忙,我二人乃旧识,这里一切有我。」

张子盖冲赵衍一抱拳,就离开了。

等张子盖走后,赵衍没问赵寿为什麽来历练,而是开门见山地给赵寿介绍:「我这里乃炮队,打仗时,在队伍中间,敌人在两丈外,甚至更远,便可射击,只要不违规操炮,一般不会有危险,太子在我这里,既可立功,又不必忧心危险,正是我等历练的好去处。」

不想,赵寿听言,却皱眉不已,他沉声说道:「我在朝中听闻,十四皇兄等曾到一线与敌正面交战,手刃上百人?」

见赵寿也想跟赵樘他们卷,赵衍劝道:「你是太子,大宋储君,岂可像十四他们几个那般胡闹,他们已被父皇呵斥,堂堂皇子,安能立于危墙之下?」

赵寿心说,『我的好皇兄,你只看到父皇训斥他们,可曾知晓,父皇要重用他们?』

其实,赵寿很理解赵俣为什麽要重用这些敢去一线拼过命的皇子,实在是他们已经充分证明过自己的胆量了,这样的人,至少在皇室中绝对是难得的人才,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换成是他,他也会重用。

见赵寿似乎不认可他所说的,赵衍又说:「敢于拼命固然可证明其勇,然我炮队,同样重要,父皇言,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大炮便是左右一场战斗的最主要力量,金军为何不敢与我正面对决,皆因我有大炮,太子若习得炮战之法,不胜过莽夫之勇?」

『大皇兄说得也有道理,再说,上一线近战以后有的是机会,先学会炮战之法,再换别的地方历练也不迟。』

念及至此,赵寿就留了下来……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