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讼者如云(2 / 2)

令史只是吏员,并没有品阶,在诸衙司之中地位要比录事还低下一些,毕竟录事还是从九品上的官职。可是具体的职权与前程如何,那就要看所在司署了。中书门下的令史,那是连南省各部郎官都敢呵责。

太常寺虽司礼乐,但本身并非剧要,官员们流外入流,升迁的顶点便是太乐丶鼓吹等各署的令长。而御史台的令史在任职日久后,不只可以在本司进迁主簿,甚至还能转迁担任大理寺的大理正,这个是五品的司刑官员,也是流外入品者能够担任的最显赫的官职之一。

即便抛开这些前程不说,张岱是怎样的行事作风,赵岭那也是清楚得很。若能追从其麾下,自然可以不患前程与待遇。

眼见赵岭愿意跟随自己,张岱便带着他往太常寺直堂去办理一下手续。今日当直乃是太常少卿韦绦,听到张岱说完这事后,当即便点头表示同意,并且贴心表示张岱现在就可以把人带走,手续稍后再办理即可。

刺头儿在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可如果这刺头锐利到随随便便就能挑翻上司,那大家对其自然都会笑脸相迎。而且韦绦跟张岱平常互动还算友好,见识到薛绦的下场后,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去得罪他。

韦绦这麽好说话,张岱也乐得便利,道谢一声后便带着赵岭等人一起往御史台而去。

御史台气氛大不同于太常寺的懒散,大清早便一片忙碌景象,赵岭来到这里后,很快便受此氛围感染,眼神中也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亦步亦趋的紧紧跟随在张岱的身后,只觉得辉煌人生就此开始!

「张侍御!」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向张岱打着招呼,眼神中也多有敬畏。

张岱一边颔首回应着众人的招呼声,一边走回了察院中,旋即同署御史张倚便站在直事厅外连连向他招手道:「张侍御总算回台了,这里许多事务还要当面交托给你!」

听到这话后,张岱便迈步走入厅中,而后张倚便从案旁端出两个装满了文状的筐笼到张岱面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并不是同僚偷懒欺生,要将事务都推托给张侍御。

只是从前日开始,台中凡所应讼,都是请求张侍御接手判处的。连续积压两日,已有几十案卷了。张侍御你勇劾亲贵,士民咸称你不畏强权丶最能主持公道!」

张岱听到这话后,不免也有些傻眼,没想到一炮打响名头后,竟然会有这麽多的工作堆在自己面前。不过这也看得出大家对于公道的渴望啊,见到一位司法新星冉冉升起便都急不可耐的前来求告。

御史台原本只是监察百官,并不直接受理诉讼,但是随着监察与司法职权的逐渐扩大,御史台也开始接纳诉讼加以处置。尤其是百姓诉官的案事,由于御史台本就有对官员的监察权,所以审断起来也远比大理寺要更加的效率。

张岱人气暴涨,只能将这些案卷抱回自己的房间中,一宗宗的去翻阅了解。

刚刚被招揽过来的赵岭这会儿也派上了用场,由其将诸文状先行整理,人物案情等要素提取出来,让张岱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了解案情。

「张侍御勤恳用功,怪不得能深受士民信赖啊!」

有其他御史行过张岱屋前,见到那满案的文状,便忍不住感叹说道。

这些人可不是在说风凉话,御史本身权力大,但任务指标也非常的重,每年处理多少讼事丶纠劾多少官员,这都是清晰可见的,完不成的话后果也比较严重,多少人都在外眼巴巴等着出缺呢!

但讼事不是想有就能有的,而且官员的错误也并不是随处可见。为了完成指标,许多御史都是绞尽脑汁。

所以之前张岱被御史追着弹劾丶小错不断,还真不是御史们要刻意刁难他,纯是被指标给逼的。他的官职不高,为人又搞掉,自然就会吸引到御史们的注意。

但人才到了哪里都是有用武之地的,别的御史还在为业绩指标急的抓耳挠腮,他这里已经被士民争相将素材送到手里来了。

张岱自知这些文状可不只是简单的白纸黑字,背后还有一个个受冤屈欺凌的家庭丶一个个为非作歹的赃官,所以在将诸案情梳理一番之后,便又都排在近期在御史台的推事院进行审理。

他这里刚刚将积压的案事稍作梳理,今日当直的御史中丞裴宽又派人将他召入直堂中来,交代给他一桩新的任务。

「要下官监决囚徒?」

张岱在听完裴宽的交代后,不由得瞪大双眼惊呼一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