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142【民心似炉】(1 / 2)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3684 字 1天前

第143章 142【民心似炉】

兴化县城西北十馀里处,一片密林北侧,近千名盐兵三三两两地在荫凉处休整。

盐兵受两淮盐运司直属辖制,具体兵力没有定额,但足以覆盖两淮数十处盐场,这是一支独立于地方卫所的军事力量,只接受盐运使的调派。

一棵大树之下,盐运司副使陈伦背靠树根而坐,他对面则是神态恭敬的刘嵩。

陈伦将水囊丢给旁边的亲随,看向刘嵩说道:「这次要是能赶走薛淮,你家老爷子算是头功。」

刘嵩当然不会蠢到承认,只微笑道:「大人这话有些偏了,明明是薛同知好大喜功,不顾本地百姓死活以至于酿成民变,若非大人正好就在附近,果断带兵平息民乱,只怕局势会一发不可收拾。」

陈伦闻言抬手点了点他,亦笑道:「真会说话,难怪你家老爷子这般看重你。」

「承蒙大人夸奖,小人惶恐。」

刘嵩面色如常,继而转头看向东南面说道:「这个时候县城里应该很热闹,只可惜小人无缘目睹。」

陈伦不由得想起当日在仪真县青山镇的经历,虽说许观澜最后并未降罪,但他一直将那件事视为平生最大的耻辱。

毕竟在薛淮之前将近十年里,扬州地方官员没人敢驳盐运司的面子,陈伦这一次几乎沦为盐运司内部的笑柄,尤其是那几个平时与他不和睦的同僚,变着法儿在许观澜面前进献谗言。

这次陈伦几乎是耗尽所有的人情,又给许观澜送去三千两,才能求得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他只想亲眼看着薛淮跌落尘埃,而他成为挽救局势平息动乱的英雄。

「是啊,谁不想看呢?」

陈伦从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又看向刘嵩问道:「你们打算如何安排罗通?」

兴化县的局势之所以会恶化到这种地步,光靠罗通和县衙属官自然办不到,扬州本地豪族和盐运司在这里面出了大力,尤其是前者依靠盘踞乡野的雄厚底蕴,在短短半个月里将薛淮污蔑成自私自负的官僚,并且成功挑起当地百姓的怒火。

就算是陈伦都不敢轻视这些本地豪族的实力,且不说过往他收了对方多少好处,他的两房妾室便是大族出身的庶女,双方早就是割舍不断的利益集团。

刘嵩乾脆直接地说道:「罗知县是个隐患。」

陈伦闻言微微点头。

当薛淮巡查至兴化县的时候,罗通便已经没了退路,他只能铤而走险置之死地而后生,因此才甘愿成为众人手中的棋子。按照最初的谋划,他将这次苛政的责任推到薛淮身上,待民乱发生后尽力自保,届时陈伦再带着盐兵制服乱民控制县城,事后扬州各方势力众口一词将民乱的根源归于薛淮。

但是在刘傅看来,一场民乱或许还不够解决薛淮,如果兴化知县死在这场民乱里,薛淮就是唯一且必须担责的主官。

「前段时间薛淮究竟去了何处?」

陈伦仍旧有些不放心,毕竟他在薛淮手中吃过亏,委实承担不起再次失手的结果。

刘嵩沉吟道:「月前沈家那位小姐带人离开府城北上,明面上是巡视各地分号,不过从她的行踪来看,多半是为了来和薛同知相见。根据这些天我们收集的零碎消息来看,薛同知应该是在兴化县境内各处暗查,然后和沈家的人厮混在一起。」

「他可真是艳福不浅。」

陈伦冷笑两声,继而道:「沈家固然豪富,却也没有能力阻止今日动乱的发生,我们无需过多担忧。」

刘嵩深以为然。

他知道沈家近些年实力水涨船高,而沈秉文和薛明章的交情注定他会站在薛淮那边,只是今日之局乃扬州各方势力联手促成,莫说只是一个带着几十名随从的沈青鸾,便是沈秉文亲至也无能为力。

便在这时,一名亲随快步走来,对陈伦说道:「大人,城里已经闹起来了,各地百姓丶漕工和灶户都已冲进城内!」

「很好。」

陈伦站起身来眺望东南方向,哂笑道:「让下面的人做好准备打起精神,再过一个时辰我们便去拯救那位薛大人。」

「卑职领命!」

……

同一时间,兴化县城。

程子玄那群人今日摆明是冲着薛淮而来,他们完全忽略罗通及县衙官吏在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群情汹汹地将矛头指向薛淮,而在他们的鼓动和怂恿之下,后面出现的百姓尽皆如此。

局势渐有失控的迹象。

「薛同知,你得给我们一个交代!」

这是场间声浪的主流风向。

兴化县城与别处不同,这里依托河网分割垛岛,街巷依地形蜿蜒,外围并无城墙遮蔽,处于完全不设防的状态,因此外面的百姓没有任何阻碍便可涌入城内,更不必说罗通早已做好安排,今日县衙三班衙役都要跟着他。

虽说那些人信誓旦旦,可罗通不会将命运完全交到对方手中,他知道今日城内会发生一场大规模的骚乱,因此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