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孙山者谁?(2 / 2)

状元郎 三戒大师 3954 字 3天前

他便道:「童生诗词歌赋都会,求大老爷出题!」

卢知县当即变颜变色道:「『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你这样的童生,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嘲风咏月,污人行止,学它做什麽?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就知道是个心浮气躁之辈。」

「看不得了,回去想清楚了再来吧。左右的,赶了出去!」卢知县一声吩咐,两个如狼似虎的胥吏便上前,把他叉着膊子,一路跟头拗出了衙门外!

「走你吧!」两个胥吏重重地一推,苏有才便踉跄着后退,没留神脚下的台阶,便骨碌碌滚落下去,最后摔了个四仰八叉。

衙门外等候的考生家属哈哈大笑。

他想赶紧爬起来,却怎麽也起不来。

最后还是大哥把他扶起来,背着他离开了衙前街……

~~

苏有才万万没想到,自己十年以后,居然终于有机会,在卢知县面前作一首诗了……

卢知县拿起稿纸,便见诗曰:

《赋得的皪梅花草棘间》

『棘丛埋瘦骨,疏枝的皪妍。

岁寒霜愈劲,心苦志弥坚。

馥凝荒草际,影立乱枝前。

树摇梅蕊落,雪染砚池胭。

冻指僵难握,寒灯夜不眠。

将待春讯至,清气满瑶田!』

他先简单一扫这首诗,意境很不错,意象也很连贯。全诗借物言志,以梅花在草棘间的孤高自许,暗喻士人苦学坚守的志节。于荒寒中见风骨,于孤苦中见怀抱。

「内容和格调都很好。」卢知县不禁点头称许,但作为一首试帖诗,还得继续检查用韵。

卢知县仔细点数,全诗押『下平一先部』,无出韵丶重韵问题。而且『胭』丶『瑶田』等词还贴合『一先』部韵字特点,发音清亮,无哑韵丶僻韵!

这声韵水平简直太高了!

卢知县深感震撼。他可是亲眼看着苏有才,一直没去争抢韵书,全凭记忆就把韵押得如此准确精妙,不禁竖起大拇指赞道:

「你是个声韵大家!」

「愧不敢当。」苏有才深吸口气,不想让卢知县看到自己掉泪。

此外,试帖诗必须是仄起格,简言之,就是诗的每一联都必须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卢知县又检查了平仄,依然完全正确!

『好家夥……』卢知县不禁倒吸冷气。要知道,这种现场作诗的应试诗,是非常难的。

不然唐宋做了几十上百万首试帖诗,也不会除了白居易那首,就没有一首出名的。

这是什麽样的怪物,居然能在这麽短的时间内,把格律和用韵都做到无可挑剔的地步?

而且意境也好,格调也高,完全符合试帖诗『典重雅正丶格律无差』的要求,可直接作为应试范本!

「好好好!」卢知县赞道:「单论作诗,你比案首还要强!」

「老父母谬赞了。『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我们这样的童生,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嘲风咏月,污人行止,学它做什麽?」苏有才正色道。

卢知县自然完全不记得,自己十年前说过的话,只是叹了口气道:「唉,话也不能那麽绝对,去后面等着吃酒吧。」

「是,多谢老父母。」苏有才神色平静地深深一揖,便跟着书吏往后堂走去。

他本来以为,迈过这道挡了自己半生的坎儿,自己会激动得泣不成声,甚至忍不住大喊大叫。

但当他听到自己终于通过县试的一刻,却只有如释重负,此外心中一片平静……

~~

苏有才之后,太平书院的考生也完成了试帖诗。

卢知县耐心等了半个时辰,便催着剩下的人都交了卷。

但包括太平书院考生在内,另外四十九首试帖诗,跟苏有才的差距相当之大,甚至完全合规的都不多。

这对欣赏诗歌来说是一种折磨,但对阅卷者却是再好不过。

卢知县直接取中完全正确的三首诗,又从剩下的诗里,挑了一首错最少的,本年县试的录取工作就完工了。

看一眼那最后一张稿纸上的名字,卢知县沉声道:「李奇宇。」

「学生在!」李奇宇带着哭腔出列,扑通一声就给老父母跪下了。

他本来以为自己没戏了,没想到居然幸运地拿到了最后一个名额!

卢知县看他面善,想起来他爹正是那位热情招待过自己的土城百户,这下也算是还上了人情,便和颜悦色道:「去后头吃酒吧。」

「是,晚生叩谢老父母。」李奇宇跪都跪了,索性又给老父母磕了一个,这才擦着泪往后堂走。

剩下的四十五名童生,一个个面色如土,欲哭无泪。

卢知县轻叹一声,安慰他们道:「不要紧的。明年还有一次,回去好好温习,什麽也不耽误。」

众童生心里这才好过些,一起躬身拜谢老父母,然后告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