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协商(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王家兄妹在凉茶铺里的激烈争吵,陈秉文自然无从得知。
即便知道,也不会改变他决心拿下王老吉配方与商标的计划。
在他前世的记忆里,王老吉这款源自清道光年间的凉茶,不仅是华夏民族饮料中出口国家数量最多丶全球销量最大的天然植物饮料之一,更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
他绝不能坐视它重蹈覆辙,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商标纠纷丶资本博弈和经营困境中逐渐迷失丶式微,甚至最终失去其本真。
虽然眼下内地市场受限于政策和消费水平,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凉茶饮料的条件,但提前将王老吉纳入麾下,意义重大。
他可以立即着手进行产品研发升级丶标准化生产研究以及市场教育铺垫。
市场开拓可以从已有认知基础的港岛丶东南亚及北美等华人聚居区开始。
王老吉这个品牌早年就已在这些区域销售过,并非毫无根基。
它后来的沉寂,并非产品力不足,更多是源于历史动荡丶经营不善丶传承断裂等复杂原因。
现在拿下王老吉的秘方和商标,正好可以先逐步统一这些外围市场。
等内地市场开放投资,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后,再大举进入内地市场。
接下来几天,王家那边迟迟没有回音,陈秉文也并不着急催促。
他只是吩咐凌佩仪,让她安排人保持对王老吉铺面的日常关注,有任何异常动向及时汇报即可。
他深知,对待这种有着深厚历史沉淀和家族情感的老字号,急于求成反而会适得其反,容易引起对方反感。
耐心等待,有时是最好的策略。
几天后,陈秉文在中环一家会所设宴,单独邀请华润的李国伟吃饭。
陈秉文想从李国伟这里了解一下华润开发天水围的具体进度和规划。
屈臣氏那块贷款买的地,正好挨着天水围,它的价值与天水围的开发息息相关。
席间,两人先就东莞汽水厂近期的生产进展丶茶饮料研发的初步构想交流了情况。
待酒过三巡,气氛融洽,陈秉文才看似不经意地将话题引向天水围。
他给李国伟斟满酒杯,平和地说道:「李经理,最近我们全面接手屈臣氏的资产盘查,发现他们在元朗那边,紧挨着天水围规划区,还有一块贷款买下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小。」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这块地现在的情况有点尴尬,闲置着可惜,但具体怎麽开发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就想向你打听一下,贵公司对天水围那边的整体开发,近期有没有更具体的推进计划?
我也好据此想想这块地该怎麽处理才最妥当,总不能一直让它荒着,白白浪费资源还要付利息。」
李国伟放下筷子,轻轻叹了口气,轻轻叹了口气,多少有些无奈道:「陈生,咱们也不是外人,我就实话跟你说了吧。
天水围这个项目,眼下在公司内部,确实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难题。」
他声音压低了些:「华润你是知道的,我们的老本行和强项是做贸易。
搞这麽大一片新市镇的开发,从头建一座城,这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经验丶专业人才都缺得很。
当初的规划蓝图是请国际专家画的,气势恢宏,目标是建成容纳几十万人的现代化新城。
可理想很好,现实唉,真正动手推进起来,才发现这里面的复杂程度和困难远超想像。
千头万绪,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和极强的协调能力,推进速度非常缓慢,资金压力巨大不说,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
不瞒你说,项目现在有点陷入僵局了。」
李国伟虽然说得比较含蓄委婉,但陈秉文立刻听明白了。
华润作为开发主体,经验不足,摊子铺得太大。
初期过于理想化的宏大规划遭遇了现实的铁壁,目前推进困难,资金和资源压力极大,项目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
这与陈秉文记忆中的历史节点完全吻合。
他心中了然,沉吟片刻后,安慰道:「李经理,这麽大规模的综合开发项目,前期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太正常了。
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在想,或许可以尝试换一个开发思路?
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李国伟期盼道:「陈生有什麽好想法?但说无妨!」
「只是一点不成熟的构想。」陈秉文谦虚了一句,随即说道,「我觉得,是否可以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的策略?」
他解释道:「第一步,战略收缩,聚焦核心。暂时不去想那几十万人的远期蓝图,而是集中所有人力丶物力丶财力,优先打造一个『样板示范区』。
就选定最先启动丶位置最好的一两个片区,高标准丶高质量地把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彻底做完善。
道路丶水电丶通讯丶学校丶医疗站丶社区中心丶还有一个像样的小型商业广场。
目的就是让市民和投资者能亲眼看到一个实实在在的丶生活便利丶品质有保障的新区雏形,这样才能快速建立市场信心,觉得这里是有前途的,愿意来。」
「第二步,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利用核心示范区成功运营后产生的示范效应丶人气和稳定的现金流,再将这些收益投入到下一个相邻片区的开发中。
就像滚雪球一样,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出售一片,回收资金再投入新开发。
这样每一步的投资规模相对可控,资金压力小,风险也低,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
说到这儿,陈秉文非常自然地将话题引回自己那块地:「比如我们屈臣氏在那边的那块工业用地,如果华润的整体开发策略能按这个思路调整,我们陈记完全可以积极配合大局。
现阶段,那块地与其闲置,我们可以先期投入,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仓储物流中心。
一方面,这可以满足我们陈记未来在西北新界地区日益增长的仓储丶配送需求。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能立即为天水围前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持,比如存放建材丶设备,作为配送中转站。
这对于开发初期的基建至关重要。
等到未来几年,周边商业氛围成熟了,人气旺了,土地价值提升,再根据新的区域规划调整土地用途,比如转为商业或住宅用地,进行二次开发,价值就能最大化。
这样,地不仅没闲置,反而在开发初期就发挥了关键作用,变成了优质资产。」
李国伟听得极为专注,陈秉文这一套思路,层层递进,务实详尽,为天水围项目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