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盲测(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1 / 2)

第175章 盲测(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几天后,关于屈臣氏产品线优化的详细财务报告和「王老吉」及王建仪的初步背景资料都摆在了陈秉文的办公桌上。

会议室里,凌佩仪先汇报了产品线梳理的初步方案。

「根据财务数据和对门店丶工厂的实地调研,我们建议将现有的587个SKU,初步优化至150个左右。」

凌佩仪指着幻灯片上的图表,汇报导,「首批建议淘汰的,包括汽水厂的12种小众口味汽水丶药妆部的38种滞销自有产品,以及日杂部门的21种低效商品。

这些产品年销售额合计占比不足8%,但占用了超过35%的仓储和管理资源,且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这个措施可以,不过力度还可以更大一些。」陈秉文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在座的凌佩仪和徐世文,「我们现在的思路,还停留在『优化』层面。

但屈臣氏的问题不是优化能解决的,需要的是重构。」

他示意凌佩仪翻到报告的后几页:「看看这些数据:超过三成的SKU只贡献不到百分之五的销售额,却占用了近四成的仓储和管理资源。

这不是优化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

凌佩仪略显迟疑:「陈生,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150个SKU还是太多。」陈秉文直接点明重点,「我们应该把目标定在50个以内,只保留真正能盈利丶有市场影响力的核心产品。」

「长痛不如短痛。」陈秉文态度异常坚决,「我们要做的不是修修补补,而是彻底重组。

我认为可以具体分三步来实现。

第一步,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评估。

标准就一个。

能否在细分市场做到前三?

不能的就淘汰。同时,重点开发两个方向:一是利用屈臣氏蒸馏水的基础,拓展家庭桶装水市场。

二是加快电解质水的研发进度。

第二步,关闭效益低的工厂,将产能集中到荃湾汽水厂。

第三步,六个月内完成产品线收缩,九个月内实现新产品的上市。」

陈秉文的话让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他提出的三步走方案,其激进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将SKU从587个直接砍到50个以内,这意味着要淘汰超过90%的产品线。

徐世文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忧心忡忡地开口:「陈生,这是不是太激进了?

一下子砍掉超过90%的产品线,渠道商会怎麽想?

那些习惯了购买某些小众产品的老顾客会不会反弹?

很多产品虽然销量不高,但在特定区域丶特定人群中,是有固定客群的啊。」

凌佩仪也补充道:「是的,陈生。

药妆部那些滞销的自有产品,虽然整体亏损,但其中一些是老一辈顾客认准了几十年的老牌子,突然下架可能会引起不满。」

陈秉文听完他们的顾虑,神色不变:「我知道会有阵痛。

但你们想过没有,维持现状的代价更大?」

他指着报表上的数据:「这587个SKU中,有超过400个是年销售额不足50万港币的产品。

它们不仅不赚钱,还在不断消耗我们的管理资源和仓储成本。」

「我们要算大帐,而不是小帐。

保留这些产品,看似保住了部分销售额,但实际上是在拖累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

把这些资源释放出来,集中投入到有潜力的核心产品上,产生的效益会远远超过损失的那点销售额。」

「至于老顾客的问题,」陈秉文转向凌佩仪,「可以采取过渡方案。

对确实有固定客群的产品,可以先保留最小库存,采用预售或者定期供应的模式。

同时加强客户沟通,引导他们转向我们的核心产品。」

他又看向徐世文:「渠道空缺不是问题。空出来的货架,正好可以引入我们的新品,比如即将推出的茶饮料系列。

我们要用更高毛利丶更高周转的产品来填补空缺。」

周志远此时插话问道:「陈生,你刚才提到要拓展家庭桶装水市场和研发茶饮料。具体优先级如何?」

「桶装水优先。」陈秉文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基于我们现有优势的自然延伸。

屈臣氏蒸馏水已经有很好的品牌认知度,拓展家庭和办公市场的桶装水业务,投入小丶见效快。

电解质水则需要更多研发时间,可以用作新产品储备。」

说到这里,他目光扫过众人:「我知道这个决定很艰难。

但屈臣氏要重生,就必须经历这个阵痛期。」

「明白。」凌佩仪应道。

「另外,」陈秉文补充道,「优化后释放出来的生产线和资金,要立刻投入到新品研发和核心产品扩容上。」

讨论完屈臣氏内部的优化,陈秉文将话题引向了王老吉。

「徐经理,说说王老吉的情况。」

徐世文继续汇报:「根据我们了解,港岛这支『王老吉』是王泽邦的曾孙王豫康在1880年代来港创立,最早开在文武庙直街。

鼎盛时期在全港有六间分店,中环丶铜锣湾丶旺角都有铺位。

但经历抗战丶六十年代租金暴涨和七十年代经营不善,现在只剩下鸭巴甸街这一间老铺了。」

陈秉文点点头,唏嘘道:「一个百年品牌落到如此境地,可惜了。

现在谁在具体经营?」

「主要是王豫康的孙女王健仪在打理。」徐世文回答,「她哥哥王建全偶尔来帮忙,但心思似乎不在这上面。

听说他们父亲在美国经营饼店,一直想让兄妹俩去帮忙。」

陈秉文沉思片刻,对凌佩仪说:「凌总监,你去和王健仪接触一下,试探试探。

就以探讨合作的名义,看看有没有机会拿到配方和商标的使用权。」

他深知,对待王老吉这样的百年老字号,与其强势收购,不如以合作共赢的方式逐步渗透。

既能降低对方的戒备心,也能在过程中不断评估风险与价值。

而屈臣氏庞大的渠道网络和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对目前经营困难的王建仪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明白。」凌佩仪应道。

就在陈秉文专注于屈臣氏内部重组和王老吉收购事宜的同时,市场部策划的「盲测尝鲜」活动也按计划启动。

在淘化大同传统优势区域的上环和西环,几个醒目的「脉动」免费试饮点搭建起来。

蓝色的遮阳棚丶穿着统一制服的大学生兼职人员丶以及「免费品尝,给点意见」的热情招呼,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先生,试试我们的功能饮料?

免费品尝,帮忙给点意见?」

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着过往行人。

许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盲测。

每个试饮点都摆放着两个不透明的大容器,分别装着「脉动」和「劲能」,由工作人员用统一的纸杯分发给路人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