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顿了顿:「长江实业那边的回应很.乾脆。
李生的秘书直接回复获多利,说长江实业对青州英坭是长期战略投资,目前没有任何出售股权的计划。
连报价的机会都没给。」
这个结果,在陈秉文的预料之中。
李家成既然重仓入股,绝不会轻易放手。
对方的拒绝如此乾脆,反而说明其志在必得,也根本没把其他潜在竞争者放在眼里。
硬抢是不行的,资金压力太大,也容易两败俱伤。
即便成功拿下,成本也将远超预期。
但就这麽放弃?
陈秉文沉吟片刻,对方文山说道:「回复获多利,我们可以接受凯恩家族的开价,三千五百万现金,全数吃进他们那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手续请他们尽快办。」
方文山惊讶道:「陈生,这样的话,我们即使拿到凯恩家族的股份,也只有百分之二十,还是第二大股东,撼动不了长江实业的地位。」
「我知道。」陈秉文打断他,「先拿到入场券再说。
有了这百分之二十,我们才算上了牌桌。
至于李家成那边.办法总比困难多。
去办吧。」
「好的,我立刻去安排。」方文山不再多问,转身去执行。
收购凯恩家族股份的消息,在港岛商界小小的圈子里激起了一丝涟漪。
不少人猜测是谁在和李家成抢食。
到了这个时候,陈秉文自然不会刻意隐瞒,也不主动承认。
股份过户手续在获多利的操作下,进展顺利。
资金划转完毕,陈秉文名下的糖心资本正式成为青州英坭持股百分之二十的第二大股东。
这天下午,方文山找到陈秉文汇报导,「陈生,长江实业李先生秘书的电话,说李先生想约你明天下午喝茶。」
来了。
陈秉文嘴角微不可察地翘了一下。
拿到股份,就等于敲了门,主人自然会出来看看是谁。
「回复对方,时间地点由李生定,我一定准时到。」
次日午后,在文华东方酒店的茶座,陈秉文见到了李家成。
此时的李家成正值壮年,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气场沉稳,但态度很客气。
「陈生,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
李家成笑着寒暄,亲自给陈秉文斟茶。
「李生过奖,你是前辈,我还要多学习。」
陈秉文笑着谦让道。
几句闲谈后,李家成切入正题:「听说陈生最近对青州英坭也产生了兴趣?」
陈秉文知道试探来了,坦然回答:「是,李生。主要是看好红磡那块地未来的发展潜力。
我们陈记业务扩张,也需要稳定的资产配置。
碰巧凯恩家族有意出售,我们就接了盘,算是做个财务投资。」
他刻意淡化争夺控制权的意图,强调是财务投资和自身发展需要。
李家成点点头,似笑非笑道:「青州英坭的水泥业务,还是很稳健的。
红磡那块地,确实位置不错。
不过,变更土地性质,开发地产,周期长,投入大,变数也多。
陈生现在饮料主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精力顾得过来吗?」
李家成这话里有话,既是提醒,也是委婉的劝退。
暗示这不是陈秉文目前该玩的赛道,水很深。
陈秉文喝了口茶,不卑不亢道:「谢谢李生提醒。
主业我们肯定全力以赴。
至于投资,长远来看,优质的地产资产还是值得持有的。
我们也是想跟着李生你这样的前辈学习学习。」
陈秉文自然不会因为李家成几句话就轻易退出。
李家成看了陈秉文几秒,忽然笑道:「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青州英坭这家公司,股权分散,有个稳定的股东结构对大家都好。
我这边呢,对青州英坭是长期看好,也会继续增持,希望能推动它更好的发展。」
李家成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他不会卖,还会买更多,目标就是控股。
陈秉文如果只是想做个财务投资,欢迎。
如果想争,那就各凭本事。
陈秉文听懂了,他今天来的目的也没准备一次谈妥,而是亮明态度,建立沟通渠道。
「李生的眼光自然独到。
我们作为股东,也乐见公司发展良好。
以后还请李生多多指教。」
一场暗藏机锋的茶叙在看似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双方都没有撕破脸,但底牌和态度都已清晰。
回去的车上,陈秉文闭目养神。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强行收购代价太大,他必须想别的办法,才能从李家成手里夺下青州英坭这块美味的蛋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