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重返南线,大幕拉开(2 / 2)

而相关的照片证据材料,也都被一一冲洗出来,加以分析甄别,然后交给巴登大公那边研判。

这里面还有很多是偷偷拍摄的,连被拍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被拍了。这样才能助长他们的侥幸心理,说不定等风头过去后又会重操旧业。

殊不知德玛尼亚人这边已经开始全力调查他们。将来甚至能动用瑞典王室高层的内部渠道,里应外合一起彻查那些亲布派瑞奸。

最后,希佩尔上将这边简单处理完应对手续,还不忘给鲁路修挂了几个电话,私下汇报一下最新情况和调查进度。

他先后给布拉格的保时捷公司和敖德萨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打了电话。

结果第一个电话被告知鲁路修已经离开布拉格南下敖德萨了,第二个电话则被告知他还没到,估计是还在火车上。

希佩尔上将只好留言,让鲁路修抵达敖德萨后,通知他回个电话到梅梅尔。

当天傍晚,希佩尔才接到鲁路修的回电。

鲁路修在电话里一番寒暄,表示他下午才刚到敖德萨,有很多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所以现在才有空回电。

希佩尔上将把这边抓获敌人偷运工具机和无线电台的运输船队丶并且抓到一些证据的事儿丶还有目前的处理方法,都汇报了一遍,请鲁路修查漏补缺。

鲁路修:「运气这麽好?居然这麽快就拦截到船队了。你们处置得很恰当,暂时不要打草惊蛇,今年的波得尼亚湾通航期没多久了,能拦就拦,偶尔漏网也没什麽。

要是每次都彻底拦住,以后他们都不敢走,这条路就彻底废了。总之你们注意尺度,让负责这个任务的舰长们都摆出黑吃黑的海盗样,麻痹稳住敌人。等巴登大公那边慢慢联络瑞典高层亲德派搜集证据,只需如此如此……」

一张大网已经缓缓拉开,目前看起来还人畜无害,但等明年波罗的海封冻季一结束,它的獠牙就会彻底显露出来。

……

「你小子还真是有够忙的,回到敖德萨了,还有那麽多波罗的海战区的事情要处理!」

敖德萨城内,第6集团军司令部里。

鲁路修当着鲁普雷希特公爵的面挂断和希佩尔上将之间的电话后,元帅才貌似不满地吐槽了一句。

南线基辅罗斯大平原地区的战役,即将要拉开进攻序幕。鲁路修现在才回来,却还要分出精力处理其他事情,也难怪元帅不满。

鲁路修:「主要是前阵子,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又让他们的小弟马克.霍夫曼跳出来,对波罗的海海战的战果和战略意义指指点点。

我不想被罗登道夫坏了我们『先沿着海岸线两翼齐飞』的战略大局,只好再帮忙支支招。

您知道的,在压制兴登伯格和罗登道夫这些『中央突破派』的问题上,我们和马肯森元帅丶巴登大公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且,我这次指点希佩尔将军继续深挖波得尼亚湾的敌军海运,还有一些别的收获——希佩尔将军手下的人在扫雷时,偶然发现敌人在海军主力被灭后,居然选择了『彻底封死波得尼亚湾出入口』,无差别密集布雷!

这意味着什麽?这意味着我军舰队在如此情况下仍然能进入波得尼亚湾,那就绝不是敌人的海军高层有人泄密了水雷布防图,而只可能是我军拥有了一种完全新式的丶极为高效的锚雷扫雷兵器。

这样一来,敌人用不了多久就会想明白,之前沙皇逼迫和清洗海军,其实是错杀好人了!这就能让沙皇的昏庸和自害忠良之名愈发恶臭昭彰。

我们刚好要在这时候对露沙南线发起全面进攻。您想要是沙皇的这一恶名在这个节骨眼上发酵,不是能让对面的守敌愈发人心惶惶丶失去战斗意志麽?」

公爵听了这一预期的可能好处,才算是眼前一亮,心满意足。这才没再多说什麽,只是有点不甘心地最后叹息了一声:

「也罢,都是为了国家。亏我还给你准备了接风晚宴,让集团军司令部的人都来庆贺你晋升准将了。不过看样子,你在北线这阵子,庆功宴都吃饱了。」

「……」鲁路修完全听得出,这些话里那股深深的「担心手下的智囊被同僚挖走」的怨念。

为了安抚元帅,鲁路修连忙说:「哪有,本来马克.冯.巴登部长还想托我做更多事情呢,我这不都拒绝了麽,急急忙忙赶回南线就怕耽误了正事儿。」

公爵这才收起怨念转为好奇:「巴登那老小子又要你做什麽了?」

鲁路修:「他希望深挖瑞典人里的亲布派问题,然后利用国际压力把那些虫豸一扫而空。

为了神不知鬼不觉地联络到古斯塔夫五世陛下本人,巴登部长建议我假装成安哈特家族的萝琳塔小姐的未婚夫,打着去拜见大姨和姨父的名义,秘密求见古斯塔夫五世陛下……」

「这老小子欺人太甚!」公爵内心顿时生出危机感,不过这句话他倒是没说出口,只是狠狠腹诽了一番马克.冯.巴登部长。

这挖墙脚都挖到这种程度了麽?

不行,必须加快进度了……公爵内心已经开始脑补,这次基辅罗斯大平原战役结束后,今年年底要想办法给鲁路修进修镀镀金。

然后这小子要是能再立点别的功劳丶给点别的藉口。自己就可以给他升爵位丶让他担任巴里亚王国的世袭男爵。

到时候再谈他和塞西莉亚的事情,就没那麽多障碍了。

而且只要翻篇转过年关,塞西莉亚理论上也虚岁十八了,而当初塞西莉亚刚见到鲁路修这小子时,可才虚岁十六。

短短两年,塞西莉亚年纪也够了,鲁路修也从上尉变成将军了,一切就显得很合理……

马克.冯.巴登你个老小子,休想挖墙脚!区区一个战俘与占领区事务部部长,拿什麽资源来挖墙脚!

……

因为巴登部长试图挖墙脚这个小插曲,公爵对鲁路修一心多用的那点小不满,彻底一扫而空,再也不多说了。

当晚的接风宴还是照旧,而且大家都非常尽兴。

次日一早,公爵就让鲁路修赶紧回到部队,最后磨合一下。

至于整个集团军的战役计划,也早就制定好了,并不需要临时调整——或者说,这份集团军层面的战役计划,本来就是鲁路修离开之前,和其他参谋一起合力做出来的。只是当时他还没晋升准将,没法挂名集团军的参谋「长」。

鲁路修直管的那个师,兵源都还是原来的旧人,所以不存在「将不知兵丶兵不知将」的问题。

最核心的骨干兵源,都来自最早那批精锐突击营,以及后来的空降团。

反正这个时代也没那麽多空降任务了,而飞艇类载具也被近期刚出现的白磷弹等武器所克制,以后很难再用飞艇空投。

所以让接受过简单跳伞训练的士兵,重新转入正面战场的地面作战,也没什麽浪费的。

而除了突击营和空降团,后续的增补兵力,则主要是之前利沃夫战役救出来的普热梅希尔要塞奥国战俘里的德玛尼亚族人。

这些德玛尼亚族人和德玛尼亚军队的主体民族完全一致,凝聚力和忠诚度绝无问题。

又是经历过普热梅希尔要塞半年残酷围城战考验的,鲁路修对他们还有救命之恩。加上鲁路修本人也是前往德玛尼亚从军的奥国人。

这麽多重士气BUFF迭加下来,这支部队的军心士气早已是绝对的铁军,最近半年战斗磨合下来,堪称令行禁止视死如归。

唯一需要鲁路修临时磨合的,只是部队刚配发不久的新武器。

他还需要让将士们熟悉一下装甲车和半履带牵引车的配合使用,并且知道如何用这些新武器打出新的战术。

他也不需要太多时间,最后给他两三天搞定这一切,就可以投入战斗了。

——

PS:明天中午的火车回到杭州,可能要下午更新了。

5号恢复早上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