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都没轮到装甲部队发威,敌人就崩了(2 / 2)

布柳赫尔少尉很快为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喜。

原来,从占科伊通往特罗伊齐克,是有一条铁路的,占科伊城北的半岛丶和特罗伊齐克城南的半岛之间,那座仅仅400米的跨海大桥,就是铁路桥,给这条铁路用的。

露沙人之前修筑防线时,都是在铁路东边一两百米外,才开始修堑壕,铁路西边也是离开铁路一两百米才开始修,而铁路路沿根上,是没有任何掩体工事的。

露沙人也不担心这段防御空白会被敌人利用,因为铁路东西两边的堑壕网,彼此相距还不到三百米。

只要在西边堑壕的东端设置重机枪火力点,再在东边堑壕的西端设置重机枪火力点,交叉夹击扫射,任何敢沿着铁路推进的敌人都是必死无疑。

刚才炮击刚刚开始的时候,所有露沙溃兵都想沿着堑壕网的交通壕往后方撤,没有一个想到爬到地面上走铁路沿线的。大家都觉得走铁路就是找死,毫无掩体,一颗炮弹过来得死多少人。

但现在看来,铁路偏偏成为了一个盲点,敌人的猛烈炮击居然避开了铁路区。

难道敌人也是预判了露沙人的预判,知道不会有人傻到沿着铁路后撤麽?

布柳赫尔都忍不住这般想,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想错了,并且把这个念头抛诸脑后:

「不可能……绝对不是这个原因!我知道了!一定是德玛尼亚人觉得他们可以快速推进,所以故意避开了炮击铁路!他们是希望进攻得手之后,能够立刻重新用上这条铁路,为他们运输兵源和补给……」

但一想到这里,布柳赫尔又忍不住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

德玛尼亚人这得是多托大丶多有自信,才会想那麽深远。连修复铁路的时间都不想浪费,故意让炮弹落点离铁路区远一点,只求完整缴获铁路?

敌军指挥官对露沙军队的战术藐视,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了。

但眼下他已经顾不得那麽多,求生欲让布柳赫尔大声喝令全营幸存的官兵:

「想活下去的就听我的命令!不要沿着交通壕撤退了,我们先沿着这条主堑壕往东撤到堑壕尽头,然后爬出来,走铁路路沿往北奔逃撤退!

敌人的炮击故意避开了铁路区,只有走那条路活下去的机率才会高一些!」

有些士兵已经吓得病笃乱投医,布柳赫尔少尉怎麽说他们就怎麽做,于是就乱糟糟跟着撤了,还有一个强壮的士兵扛着布柳赫尔的左肩,好让他的残腿少受点压力逃命逃快一点。

但有更多的露沙士兵不敢相信这个判断,仍然犹豫不决,或者还是想通过交通壕后撤,整个战场乱作一团。

……

「现在是5点30了吧?火力准备已经有20分钟,差不多可以了。让炮兵部队延伸炮火,先一口气往后方延伸2公里!

然后让地面部队立刻投入进攻,10分钟后火炮再延伸3公里。累计炮击40分钟,到5点50准点停火。炮火准备不用太久的,只要够密集就好。久了反而给敌人纵深部队更多反应时间。」

对面的德玛尼亚军阵地上,鲁路修坐在一辆装有1门57毫米16倍径短管炮丶1挺重机枪的一号装甲车上,

打开战车的顶盖,探出脑袋和双臂,用手肘撑着车顶,旋转着一架炮队镜观察着对面的敌情,一边发号施令。

当然,鲁路修也戴着外面覆有布面和伪装网的钢盔,既防弹又避免了头盔反光。还穿了两件丝绸防弹衣丶胸前插了钢质防弹插板。

反正他现在是坐在装甲车上作战,不用考虑负重和机动的问题,穿厚一点坐着也不累。

他对于目前的火力准备效果很满意。为了今天这一战,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元帅非常支持他,调来了集团军直属重炮旅为他服务。

还临时抽调了附近2个军也就是6个师的炮兵部队,集中供他实施短促而密集的火力准备。

德玛尼亚军每个师标配有36门105毫米榴弹炮,还有12门加农炮,6个师就是近300门大口径重炮,还有更多的77毫米小炮。

而集团军直属重炮旅,更是有36门最新式的克虏伯K16型150毫米长管加农炮,射程可达19公里,正是这款远程重炮,才能确保己方炮群突前部署。

因为它们可以第一时间利用射程差的优势,反制掉敌人前沿10公里内的反击火炮。

如此庞大的炮群一齐发威,在仅仅几公里宽度丶十几公里纵深的防线上,火力密度可见一斑。

鲁路修炮队镜视野所及之处,已经看不到一个活物。

身边的通讯兵听了他的命令后,立刻麻利地先给负责指挥支援炮群的威廉.凯特尔准将发电,随后又给隆美尔副师长发电。

……

「将炮火延伸2公里,立刻执行。」

威廉.凯特尔准将收到电报后,立刻高效地开始执行,炮群也很快开始延伸火力。

「第1装甲团,立刻出击!让步兵加强团跟紧一点,进入阵地控制防线。」

隆美尔那边,也立刻让一个装甲团和一个步兵团投入进攻,而本师的机步团和摩步团都暂时都按兵不动。

一来战场太窄,总共就只有三五公里宽,而且沿着这个半岛往前进攻,越深入宽度就越窄,人多了根本展不开。

二来现在才刚刚开始进攻,部队没有什麽机动力方面的负担,也不用跑太快。最前面两波攻势就让普通步兵步行跟进丶也完全跟得上。

等深入敌阵5公里以后,徒步步兵们渐渐体力不支,再让机步和摩步上阵也不迟。

敌我两军的前沿阵地之间,原本就有将近2公里的距离。隆美尔的装甲车仅仅花了5分钟,就驶过了这段无人区。

露沙人原先的第一线阵地上,已经一个活人都没有了,没有哪怕一挺重机枪开火。

看得出他们不是被炮击炸死,就是直接放弃阵地后撤了。想要用空间换时间,先撤出德玛尼亚重炮群的密集覆盖区丶然后才重整再战。

装甲车撞烂本就被轰得七零八落的层层铁丝网,又从堑壕网被炮击炸塌的缺口处,小心翼翼驶过。

抑或是乾脆沿着敌军堑壕网的断层处——也就是沿着从占科伊通往特罗伊齐克的那条铁路的两侧,由南往北推进。

露沙人此前还处在攻势准备状态,他们一直没放弃救援南边的塞瓦斯托波尔,至少理论上没放弃。所以他们必须保住这条铁路,作为未来万一进攻得手时的补给路线。

而这条铁路,现在却成了德玛尼亚人反攻的大动脉。

原本装甲车相比于坦克,有一个巨大劣势就是越壕能力。

虽然两者的装甲厚度和防弹能力是一样的,但轮式车辆开不过一两米宽的堑壕,轮子会掉进去,只有履带车辆可以通过。

要是露沙人把堑壕修到全无死角,把铁路也挖断,鲁路修今天还不敢这麽打。但偏偏敌人留下了铁路还想自用,就只好便宜鲁路修了。

「我军畅通无阻,已经安全通过敌我前线之间的地带,并且穿过了敌人第一层简易壕沟体系,仅用时5分钟。我军预期会在10分钟内,突破后面两道简易壕沟和一道加固壕沟。请重炮旅按原计划准时延伸炮火即可。」

隆美尔在装甲车上让报务员给后方发报,表示一切都可以按计划进行,非常精准,无需微调。

「我们也前进吧,」鲁路修在电台上收到隆美尔的回报,便下令第2装甲团也跟进,同时他还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又吩咐报务员,

「对了,让凯塞林派出一些战斗机,沿着铁路线扫射肃清,最好再派几艘飞艇低空持续扫射。但不要恋战,20分钟内就撤走。」

「是!长官!」报务员立刻接令,麻利地开始发报。

鲁路修之所以让战斗机和飞艇这麽干,自然是因为刚才的炮击火力准备只轰了敌人的堑壕区,故意放过了铁路沿线。

鲁路修不想让重炮把铁路炸坏了,自己后续的快速推进,还要用到这条铁路呢。而且如果铁路两旁有太多弹坑,也不利于轮式装甲车辆行驶,容易颠簸损坏。

不过,不用重炮不代表放过敌人,用相对轻一些但更加持久的火力丶没有地形破坏性的那种,把敌人沿着铁路后撤逃跑的步兵截杀一番,鲁路修还是很乐意的。

而让对地扫射的战斗机和飞艇别恋战,也是为了尽量打一个突然性,不要给敌军战斗机反应并赶来战场拦截的机会。

以这个时代的通讯和指挥效率,以及航空队地勤的办事速度,对敌攻击20分钟就撤,敌人的飞机是肯定来不及赶到的。

此后10分钟,一切果然还是如鲁路修的预期。

隆美尔那个装甲团,依然没有遭遇什麽实质性的抵抗。敌人的前三道简易壕沟和一道加固壕沟,整整4~5公里纵深的前沿阵地,就这样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了下来。

甚至于哪怕不需要装甲车都可以,就靠大半年前的突击营战术,也一样做得到。

不过鲁路修并没有得意,他知道这种作战,最初五公里谁来都能拿下,那是炮兵集群的功劳。

再往纵深打,第10公里,15公里,那才是地面突击部队见真章的时候。

隆美尔那边,也才刚刚要开始发力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