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装甲师初战(六千字大章,今日累计(1 / 2)

第178章 装甲师初战(六千字大章,今日累计一万二)

炮火准备是5点10分开始的,5点30分天刚蒙蒙亮时开始向纵深延伸,地面部队也开始进攻。

而如今也才刚刚5点50,距离炮火准备开始40分钟,距离地面进攻开始20分钟。

隆美尔已经深入敌军阵地5公里,突破1道加固壕沟和3道简易壕沟。如今正在对敌人的第2道加固壕沟发起进攻。

这里依然没有敌军的重炮幸存,所有部署在那些连接着堑壕的深坑里的76毫米露军野战炮,都被德玛尼亚炮兵的火力准备摧毁了。

只有极个别的重机枪火力点有士兵幸存,看到敌人冲上来后,就「哒哒哒」地操起机枪喷吐着火舌,还有一些残兵游勇拿出莫辛纳甘噼里啪啦地胡乱打着子弹。

但是很快这些机枪兵和步兵们就绝望地发现,那些从晨曦中冲出来的大黑影,竟是一团团的铁疙瘩。

「见鬼!这是什麽东西?上帝啊……」

「太可怕了,是装甲车麽?好像跟那次去军部时见到的劳斯莱斯装甲指挥车差不多……但敌人怎麽会有这麽多装甲车?」

装甲车就这麽顶着叮叮当当的跳弹声,一路开到堑壕侧面,然后转向调过车头,把车上的重机枪沿着堑壕侧向猛烈扫射,把仍然头铁躲在堑壕里的士兵统统打成筛子。

很快,铁路左右两侧的堑壕末段,就再无活物。

只不过堑壕往往是Z型曲折的,装甲车上的机枪扫射也只能清扫掉堑壕最末端的一两段。

对于更深处的堑壕,越障能力较差的装甲车也没有办法。

但好在只要扫掉最初两段边缘的壕区丶清出一个落脚点丶并且把堑壕网附近的机枪火力点都压制住。

德玛尼亚步兵就能跟进上来,进入堑壕,然后靠冲锋枪和手榴弹,沿着堑壕侧向清扫敌兵。

大家都躲在堑壕里,沿着壕沟打,那难度总比从空地上对堑壕网发起冲锋要简单十倍。能做到这一步,步兵部队的兄弟们已经很满足了。

如今的西线战场,无论是法兰克人还是意呆利人,抑或是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布列颠尼亚人,他们多多少少都装备了一些冲锋枪。其与德玛尼亚军的近战火力差距,也没有刚开战时那般碾压了。

但很可惜,东线的露沙是个穷哔帝国,工业基础太薄弱,而且所有进入露沙的海运援助航道几乎都被德玛尼亚掐断了。

露沙人自己造不出冲锋枪,盟友的冲锋枪又运不进来,注定他们只能一直拿莫辛纳甘,或是最多换一些老式霰弹枪,和敌人的进攻部队打堑壕近战。

隆美尔直接指挥的装甲团无需执行这些肃清堑壕的任务,就交给随行的步兵团完成,一切很是顺利。

隆美尔的装甲车队帮助友军夺取了堑壕的末端立足点后,就可以继续往纵深推进。

很快,他们就会注意到沿着占科伊通往特罗伊齐克的铁路沿线,有成百上千的露沙溃兵在奔逃——这些人都是之前发现德玛尼亚军炮击时丶避开了铁路沿线没轰,所以抱着侥幸心理,离开堑壕试图沿着铁路后撤。

但很可惜,隆美尔并没能捞到捡人头的机会,因为就在他继续推进之前,天上的友军截胡了他的这些战果。

……

露沙第6集第21师某营代营长丶瓦西里.布柳赫尔少尉大口喘着粗气,在身边士兵的搀扶下,往北一路奔逃,他们已经足足跑出几公里路了。

他身后的铁路上,滚滚数千人都跟着一起逃。

很多人一开始都不信,觉得沿着铁路跑毫无掩体,简直就是找死。但后来发现布柳赫尔带头跑,还真的一路都挺安全,越来越多人也就意识到,德玛尼亚的重炮真的避开了铁路。

发现了新的生路后,逐渐有其他连丶营的溃兵跟着一起跑,试图脱离敌军重炮的覆盖射程,到后方重整起防线。

占科伊半岛这片天险,足足有15公里南北纵深,露沙人挖了7道加固堑壕防线,还有4道前沿拖延时间的简易壕,一共11道沟。

哪怕放弃最外围的5公里甚至10公里,只要能逃出德玛尼亚重炮覆盖射程,就还有机会坚定守住!

「我……我不行了,让弟兄们也都停下,这里已经撤到第4道加固堑壕阵地了,距离前线至少有8公里了,绝对超出敌人的全部榴弹炮射程了!敌人的榴弹炮不可能顶到第一线部署的!

赶快找到团长!让弟兄们就地转入防御丶补充到战损过大的单位里!」

左腿本来就有旧伤的布柳赫尔跑了那麽久,已经彻底撑不住了,嵌有弹片的腿甚至重新开始往外渗血。但他的建议却并不是出于自私,而是他真心如此判断。

逃到这里,虽然还是有可能被敌人的炮兵打到,但只有少数加农炮才能够到那麽远,占敌军火炮数量八成的榴弹炮,是打不到那麽远的。

如果指望彻底退到加农炮都打不到的位置才稳固防守,那就丢弃太多阵地了,剩下的防御纵深会太单薄。

这时候就必须取舍,将士们必须有顶着加农炮硬守的勇气。

他身边的几个士兵,跟他关系很好,也相信了他的判断,便拉着他一瘸一拐进了堑壕,试图找到团长报到归队丶投入战斗。

但更多已经溃逃惯了的士兵,却没有听他的号令,还在往后没头苍蝇一般乱逃。

溃兵这种东西,一旦裹挟成势,再想停下来就没那麽简单了。

任他声嘶力竭大吼,试图稳住,也完全无济于事。

「你还真当自己是营长了?你能带着大家逃回去活命才认你当营长!还指望大家跟你送死?」

「还不是自己腿瘸了跑不动,想拉大伙儿一起死守,好让你活下去!心真毒哇!」

一些尖酸刻薄的语言,从那些路过身边的逃兵口中冒出,钻进布柳赫尔的耳朵,让他欲怒无能。

几千号人看到他的示范丶模仿他的跑法往后撤,如今他撤到了防线想要停下来死守,却只有几百人选择了停步。剩下的完全失去了控制。

他所在团的团长,也很快注意到这边的情况,试图过来弹压。听取了布柳赫尔的汇报后,那上校团长气得直接拔出手枪,就想枪毙几个逃兵立立威稳住阵脚。

「团长不可以!有好几千人溃逃,乱开枪会激起兵变的!」布柳赫尔少尉吓得连忙扳住团长的胳膊求情。

然而,还没等团长回应他,很快南边天空中传来的异响,就再次打破了战场的节奏。

十几架德玛尼亚航空队的战斗机,精准沿着铁路线的走势方向,由南向北飞来。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以为这些飞机是例行来执行侦查任务,或是夺取制空权击落可能出现的露沙侦察机的。

但就在这时,那队德玛尼亚战斗机已经压低了机头,开始沿着铁路往下扫射。

数千名后撤的露沙士兵都堵在铁路区上,被这般密集舔地,顿时就有数以百计的士兵瞬间被扫倒。

战斗机掠过的速度很快,路过人堆上空时,还有飞行员把提前挂在驾驶舱两侧挂钩上的手丢式小炸弹往下扔。

这些炸弹普遍只有5公斤一颗,也就跟健身房里最小的哑铃一样,所以可以单手操作丶轻易人力投掷。

这批炸弹也是DWM兵工厂近期开始定制的,既可以当陆战的重型手榴弹使用,也可以航空往下手扔。刚好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装药量小又不会造成什麽地形破坏。

每枚只有1.5公斤的TNT装药,剩下七成的重量都是刻槽铁壳和钢珠铁渣。

而炸弹造得这么小,最大的好处就是普通战斗机也可以挂不少。

1915年的德玛尼亚战斗机引擎已经比一年前进步了很多,飞机的起飞重量也增加了。每架战斗机驾驶舱两侧都可以放5个挂钩,一次性挂10枚小炸弹。

此时此刻,这些机群全部沿着铁路两侧飞掠过战场,几乎是每隔一两秒取下一颗钩子上的小炸弹随手往旁边一抛。

不到30秒钟,一趟飞掠就完成了,每架10枚小炸弹也丢完了。这时候就能盘旋拉高,然后从驾驶座底下再掏出10枚小炸弹,依次挂在钩子上。

然后再来反向低空飞掠一遍,重复全部动作,丢完后正好顺势返航。

每架飞机的载重量,可以带20枚5公斤的小炸弹,总载弹量也就100公斤,跟一名发报员加电台的重量差不多。

只要不带电台,就可以挂20个小炸弹。

整个攻击过程也就两三分钟,一切结束的时候,铁路两旁已经是尸横遍地,至少有四位数的尸体横七竖八倒在那里。

还有一些幸存者,在飞机过来执行打击任务时,选择了立刻卧倒,没有被轰炸和扫射直接命中。此刻眼见飞机离开,这才重新爬起来想要继续奔逃。

但很快,天空中又出现了几个大家伙。

那是3艘飞艇,吊舱底下装了好几挺侧射的重机枪。飞临战场后就开始顺着铁路缓缓飞行,持续滞空,远远用机枪居高临下对地扫射。

飞艇的时速才90公里,远比后世最慢的AC130炮艇机还慢,它也不需要动用任何炸弹火力,就只是用重机枪持续封锁路面。也因为飞行速度慢,它不需要盘旋,就这麽慢吞吞保持在目标侧上方,连绵不绝输出火力。

甚至可以偶尔对着堑壕侧射猛扫,反正躲在堑壕里的士兵也逃避不了头顶上射下来的子弹。

地面的露沙士兵彻底陷入了绝望,这是何等的立体打击火力,简直无处可躲。沿着铁路跑要死,躺在堑壕里也可能死,越来越多的士兵彻底陷入了溃散,防线彻底乱成了一团。

而就在露沙守军已经彻底乱了丶前线溃下来的士兵也无法站住脚重新组织起防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