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的装甲车团终于姗姗来迟,抵达了战场。
70多辆披着钢甲的战车沿着铁路隆隆推进,机枪压制着一切可以看见的火力点。
即使有水泥建造的坚固碉堡,只需要行驶到一两公里以内之后,顶脑门用57毫米短管炮点名爆破拔除。
「快跑!装甲车!好多装甲车!」
「就是军长才有的那种高级货!」
「我们的重机枪完全打不穿他们的装甲!」
很多露沙士兵并不是没见过装甲车,布列颠尼亚的劳斯莱斯装甲车丶早在1914年刚开战时就交付了一批给露沙。只是数量不多,至少要军级长官才能配一辆作为指挥车。
士兵们也都知道这种车可以抵挡子弹,所以今日这一战,他们也并没有因装甲车的防弹属性而太过震惊,他们只是从没见过如此大规模集中使用装甲车进行战斗。
随着重机枪火力点和碉堡被精确拔除,成批的露沙溃兵开始胡乱逃亡。
士兵们再也不管逃跑的路上是否有掩体丶是否能沿着交通壕后撤。
完全是跳出堑壕直接抄最近的路走直线狂奔,反正天上还有飞艇在扫射,趴在堑壕里也有可能被居高临下的侧射机枪扫死。
「6点整了麽,我军已经突破敌军第4道加固壕沟,深入敌防线纵深8公里了。给我向师长发报,我军还在稳步继续前进。
但请让第1机步团尽快跟上来,跟随装甲车突破敌后续防线!步兵团的士兵体力已经不支,跟不上来了!我部会继续按计划推进,希望20分钟后,第1机步团能与我部在敌下一道堑壕网处会师。」
隆美尔又突破敌人一道防线后,看了看手上的表,如是吩咐装甲车上的无线电报务员。
一道道电报以最快捷的速度传递着。有些部队因此停止前进转入就地防守丶恢复体力。有些部队则穿插而上,接替了下一波的攻势,衔接得丝丝入扣。
30分钟后,隆美尔顺利和机步团的援军合流一处丶并顺势再破一道防线丶再次继续前进。他看了看地图,只要再往前推进3公里,就能抵达那座连接占科伊城和特罗伊齐克城的跨海铁路桥了。
一切都很顺利,算算时间,按照师长的计划,斯图登特营长和法尔肯霍斯特营长的那两个营,应该已经驾驶小艇悄咪咪渡过泻湖往北岸发起登陆了。
早上火力准备的时候,己方的远程重炮群,也有尽力覆盖北岸,敌人一部分沿岸阵地应该是被彻底破坏掉了。
为了实现这种「跨海」远程火力准备,集团军的炮兵部队,还专门分出了24门K16型150毫米加农炮,和6辆280毫米列车炮。这些武器的射程,都足以打到15~20公里外的北岸阵地。
如果从5点10分开始火力准备算起,隆美尔花了1个小时零20分,就向前推进了12公里。而如果从5点30正式地面进攻开始算,他只花了1小时整就前进了12公里。
敌人已经彻底被打懵了。后续层层纵深阵地根本都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就看到德玛尼亚战车带着滚滚烟尘冲了上来。
……
与此同时,战场西侧几公里外的泻湖湖面上,一百多艘小艇,早已正在德玛尼亚士兵的奋力划动下,悄咪咪靠上了北岸。
这些小艇,每艘能运载一个步兵班,一个营下辖4连16排,60几个班组,两个营只要130艘小艇就能一次性运完。
这两个营的营长,正是斯图登特少校和法尔肯霍斯特少校。他们同样是5点多天亮之前就开始划了,当时一边划,一边还可以看到己方的重炮群朝着远处对岸的敌人开火。
他们选择的渡河阵地,对岸的露沙人防御工事并不算严密,这也都是战前就航拍侦查好了的。
漫长的泻湖水岸,露沙人也不可能处处都严防死守,总有一些泥滩岸边,只挖了浅浅的简易壕沟。
倒也不是露沙人偷懒,而是海边的泻湖地貌,本来也不可能挖深,再挖下去就渗水了,只能挖个一米多。这样的壕沟在重炮覆盖下,里面的守军自然是早就团灭了。
加上露沙人的正面被隆美尔进攻得如此凄惨,露第21师的师部在调度预备队往上顶防线时,也根本顾不到这些细微末节的次要方向,整个指挥系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这一切,都造就了斯图登特和法尔肯霍斯特的顺利上岸。
「全部士兵跑步前进!不要在滩头停留!立刻进入敌纵深堑壕!快快快!」
忙乱的登陆场上,法尔肯霍斯特少校声嘶力竭地指挥着,把他半个月前刚刚在里加湾希乌马岛登陆作战取得的宝贵经验,复刻到克里木战场上。
上千名登陆兵立刻抄着冲锋枪丶轻机枪和掷弹筒飞奔突进,在占领了一些阵地后,很快转向东边,与同一条防线上更东侧的露沙人交上了火。
而与他们交战的露沙人,完全没料到德玛尼亚人会多此一举,在这种时候还发动渗透登陆战,这些露沙人也完全没有防备。
加上他们没有无线电台,也无法立刻告知友军这边爆发了敌人的奇袭。只能是一边就地死守丶一边让传令兵骑马去团部求援。
「顶住!兄弟们顶住!敌人肯定是要去奇袭特罗伊齐克大桥北侧的桥头堡的!拖住时间,不能让他们得手!要给南岸的友军撤退争取时间!要给师部派人炸桥争取时间!」
岸边的阵地上,一名负责这段防线的露沙营长还算有骨气,反覆激励士兵们死守。
无奈普通士兵根本不知道死守桥头堡西侧丶防止敌人向桥头堡推进,到底有多大的战略意义。
战略意义关普通士兵什麽事?普通士兵此刻只想活命。
随着一排排手榴弹丢进堑壕,哒哒哒的冲锋枪越来越近,一个又一个战友倒毙在身边。
剩下的守军完全支撑不住,被斯图登特和法尔肯霍斯特的奇袭部队打得节节败退。那名还想抵抗的露军营长也被打死在乱军之中。
斯图登特趁热打铁,组织突击队朝着特罗伊齐克大桥的北侧桥头堡冲去。
一组组MG15轻机枪提供压制火力,让北岸桥头堡的机枪手根本不敢露头观察,只敢盲目乱扫,打击效率大大降低。
一枚枚掷弹筒投出的榴弹,划过优美的高抛曲线,落在桥头堡阵地附近,把一个个由沙袋和水泥掩蔽起来的M1910重机枪阵地拔除。
露沙人根本没料到敌人会来得这麽快,他们原本也没想炸桥,自然没有提前预埋炸药。此刻再想仓促去找炸药并且破坏大桥的关键承重结构,已然是来不及了。
同样是在6点半左右,斯图登特少校和法尔肯霍斯特少校这边,终于顺利夺取了大桥北侧的桥头堡。
一群MG15轻机枪立刻被搬进了桥头堡的水泥废墟,随后调转枪口开始对露沙人扫射。还有好几挺机枪直接选择了朝南,往南岸还在死守的露沙人背后射出子弹。
不少露沙兵猝不及防,被仅仅隔了400米「海面」从背后射来的子弹打倒在地。一阵短暂的慌乱后,就再也没有露沙士兵敢在空旷地上冒头了,也没有人再敢徒步跑过「跨海大桥」当逃兵。
「大家坚定守住!隆美尔长官肯定会很快就推进到这里的。我们只要守到长官的装甲车群冲上桥,剩下的就是友军的活儿了!」
「必胜!必胜!帝国必胜!鲁路修长官必胜!」突击队士气高涨,每一名士兵都大呼酣战,死战不退。
大桥南侧的露沙军队,意识到自己的退路被断,也开始变得狗急跳墙起来,不一会儿就组织了大批的敢死队,沿着大桥往北侧发起冲锋,试图夺回桥头堡。
这一次攻势,倒是有很多露沙士兵发自内心愿意死冲到底。因为他们要溃退,要逃跑,本来就需要冲过这座桥,这是他们自己的归途,个人和国家的利益在这一刻是重合的,并不是为了沙皇才冲。
但大桥上毫无掩体可言,在数十挺MG15轻机枪的持续交叉封锁之下,桥面上很快就被试图过桥的露沙士兵尸体堆出了一人多高的掩体,堵桥堵得把路都拦断了,后面的士兵也再无勇气攀爬翻越尸堆发起进攻。
仅仅又过了半个多小时,隆美尔的装甲车终于出现在斯图登特的视野内。
大桥南侧桥头一两公里外,装甲车隆隆冲向桥头,密集的机枪火力,把所有敢留在铁路线两侧无掩蔽地带的露沙人统统打成筛子。
隆美尔并没有古德里安那麽莽勇,他虽然也会坐装甲车随军前进,但至少不会冲在第一辆。
桥对岸的斯图登特观望了许久,直到二十几辆装甲车驶过了大桥,才终于看到其中有一辆装甲车过桥后就立刻停到路旁,然后打开顶盖。
隆美尔从阴暗无灯的车内探出身体,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借着朝阳又看了一眼手表。
「不错,2个多小时,就打穿了占科伊半岛上整整15公里纵深的防线,夺取了跨海大桥。比师长一开始计划的还快了不少。
过桥后稍微休整一下,然后继续进攻!试试看今天能不能一口气到特罗伊齐克!」
一旁的斯特登特和法尔肯霍斯特闻言,也都又惊又钦佩。
隆美尔长官竟然希望一天之内打到特罗伊齐克?!那就是一天之内推进整整35公里了!这是什麽概念?
这可不是单纯的行军,而是突破敌人的防御持续发起进攻!
如果真能在持续进攻中日进35公里,绝对能改写人类军事史了。在没有量产装甲车之前,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
PS:今天两个六千字大章,累计一万二了。
细节比较多,就写多一点字数。
大家如果嫌剧情推进得慢可以留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