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一天之内拿下特罗伊齐克(1 / 2)

第179章 一天之内拿下特罗伊齐克

9月23日,晨10点整。

「跨海」大桥以北27公里的特罗伊齐克城内,露第6集团军第21师师部。

飒沓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几名通讯兵急吼吼地冲进师部大院,气喘吁吁嗓音嘶哑地要求见弗拉基米尔师长。

「你们是从哪里败退下来的?最前线的情况怎麽样了?为什麽占科伊防区的无线电没有回应?」

听说前方有溃败回来的通信兵赶到,已经急得摸不着头脑的师长弗拉基米尔准将也不顾身份,直接就亲自冲到院子里,主动询问情况。

「师……师长,我们是第3团第7营的,我叫瓦西里.布柳赫尔,我们营只剩我一个军官活着突围出来了,我当时躲在堑壕的死人堆里躲过了敌军的空中扫射,然后硬逃到岸边涉水北撤。

敌人派出登陆奇袭部队,划小船在清晨时分寻我北岸防御薄弱处,迂回渡过2公里宽的泻湖湖面,奇袭夺取了我们的北岸桥头堡!

随后,敌人的装甲车部队在45分钟内就赶到了跨海大桥南侧桥头堡,彻底控制了大桥。我军还有两个团的兵力,都被敌人围歼在南岸了!只有少数部队,靠徒涉游过泻湖,突围逃回北岸。

对不起,我们自作主张突围回来,在北岸找到友军要了战马,赶到这里报信。南岸第3团的无线电台在敌人的快速突进过程中被遗落了,没来得及发报。北岸的第2团没有装备电台,我们只能骑马报信。」

弗拉基米尔准将最终确认这个噩耗后,才彻底颓然丧气,脚步虚浮地往后退了三四步,脚下一软靠在背后的一棵大树上。

露沙军队的无线电台配置实在是太少了,他这个师作为加强师,一共也就3部电台。

南岸占科伊半岛上的守军,如果在敌人第一波的突袭中被损坏了电台,或是几名备用报务员都被炸死了,是很有可能发不出电报来的。

也别嫌露沙人不重视无线电,第21师能有3部电台已经算不错了,其他穷一点的预备役师可能整个师就1部电台。

本来今年秋天,高层已经痛定思痛,求着盟友国家多支援一些电台过来,确保从原先的「每个师都有电台」进一步改善到「每个团都有电台」。

但就在前几天,布列颠尼亚人通过挪威和瑞典的一部分亲布派,千辛万苦偷运过来的500台军用电台,竟然在波的尼亚湾上被德玛尼亚巡洋舰截杀黑吃黑了。

如此一来,估计到明年春天,露沙的指挥系统都做不到把电台配到团级,他们还得继续在这种指挥通讯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多熬好几个月。

此时此刻,因为电台太少,师长居然在南岸的两个加强团被全歼丶大桥也失守了足足一个半小时后,才确认这个消息。弗拉基米尔准将只觉整个人都被深深的恐惧笼罩。

敌人只花了2个小时,就打穿了南岸15公里的纵深,而现在又过去1个半小时了,这段时间里,敌人又推进了多少?

「马上拿地图来!我要确认最新战况!」

随着弗拉基米尔一声大喝,旁边的师部参谋连忙手忙脚乱拿来地图,就直接铺在院子里。

南岸的占科伊半岛地带,南北纵深达15公里,北岸的特罗伊齐克半岛,南北纵深则有20公里。离开半岛后,再往大陆上北进7公里,就能抵达特罗伊齐克的县城。

弗拉基米尔准将的地图上,还标注着此前的布防阵地。整个20公里纵深的特罗伊齐克半岛,并不是全程都有严密防御的。

这个半岛呈纺锤形,也是两端窄,中间肚子大。中间大约南北12公里的区域,东西宽度都有3~5公里。

但是在最南段的3公里,和最北端的5公里处,东西宽度特别窄。南端平均宽度只有2公里,而北端平均宽度只有1公里,半岛最根部最窄的地方,更是只有400~600米。

第21师原本在桥北半岛上布置的严密设防阵地,也都是在这两片区域内的。因为这些地方窄,设置堑壕防线的施工成本就低。至于中间那12公里的烂地,平时根本就没人力去一道道挖壕沟。

确认完地形后,弗拉基米尔师长又评估了一下敌人此前的进攻速度,终于下达了一个精准的判断:「敌人一个半小时前就拿下大桥了,我估计,刚过桥后那片大约3公里南北纵深的防御阵地,现在肯定也已经被突破了。中间12公里的烂地,也不可能守住。

我们还是赶紧集中全力,防守特罗伊齐克半岛最北侧根部的那5公里狭窄地带吧,那是我们唯一有可能堵住的险隘了!堵住了那里就还有希望。

要是堵不住,敌人就会立刻被放进诺加伊大草原的开阔地带,听说敌人有集中使用装甲车,我们虽然没亲眼见过那种武器的实战效果。但以常理揣测,装甲车进入大草原后绝对会后患无穷的!」

弗拉基米尔准将口中的「诺加伊草原」,外国人或许没听过,但其实就是指基辅罗斯大平原最南部丶从第聂伯河河口以东丶一直到顿河河口以南的沿海乾草原地带。

这片「诺加伊草原」也是「露沙乾草原(Russian-Steppe)」的一部分,是哥萨克游牧数百年来的赖以生存的水草丰美之地。

让装甲车部队杀进一马平川的大草原,那种情况想想都令人胆寒。

弗拉基米尔准将知道这是自己堵住敌人的最后唯一机会了。他立刻做出部署,让全师散落在其馀各地的预备队,都往南增援,务必堵住特罗伊齐克半岛最根部的那5公里险峻地带,决不能让敌人杀出半岛进入草原。

就算敌人再强,但是那段防区最窄的地方只有400米,难道硬堆人命还守不住吗?而且,敌人一天之内推进了那麽远,他们的重炮群是不可能跟进部署的。

南岸的占科伊半岛上,露沙军打得那麽惨,关键还是被德玛尼亚人蓄谋已久突前部署的重炮群给轰惨了。

但如果战场挪到了北岸的特罗伊齐克半岛最北端根部,那就至少距离今早开战线35公里远了。

这个时代的105毫米以上炮兵要挪阵地重新部署,至少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150毫米炮的阵地部署可能要一整天。

1915年的重炮阵地建设是很慢很费事的,这还没考虑大炮被重新牵引装车后丶往北行军30公里所需的时间。

所以,敌人真要进攻那麽快的话,他们的大炮是绝对绝对不可能跟上的!

考虑到这一点,今天的死守优势仍然在我!而只要堵过了今天,自己在立刻求援拉其他友军过来补防,一切就还有变数。

弗拉基米尔准将如是想。

而就在他紧锣密鼓吩咐调整部署的同时,前线很快又有几匹战马飞奔回来,又有新的通讯兵带来了更新的噩耗。

「报告!德玛尼亚人已经抵达半岛北端的我军阵地,并且发起新的攻势了!目前敌人距离县城还有大约13~14公里!」

弗拉基米尔准将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要跳起来。

「什麽?居然来得这麽快?他们不是要突破特罗伊齐克半岛南端的3公里筑垒地带丶再通过整整12公里的非设防地带麽?连进攻带行军,15公里的路程他们只花了1个半小时?这不可能!这是什麽神一样的进攻速度!」

弗拉基米尔准将都要被如此神速吓傻了。

他不敢再有丝毫耽搁,连忙筹起师部仅剩的几辆卡车,要求司机立刻开车带师部转移去一线,并且把师部的无线电台也带上。

……

大半个小时之后,午前11点整,弗拉基米尔准将终于赶到了特罗伊齐克半岛最北端的前线阵地。

在他面前的,是一段南北长约3~4公里,东西宽仅有400~600米的险要筑垒地带,堪称天险。

而且因为一大早南边友军覆灭的教训,这里的露沙守军已经紧急调整了防御战术丶并临时加修了新的防御工事。

早上在南边的占科伊半岛上,露沙军吃的一个主要大亏,就在于沿着铁路线那两三百米区域没有挖堑壕,这原本是为了便于己方使用铁路。

但偏偏德玛尼亚人的装甲车集群,就是沿着铁路两侧的相对平坦地形往北狂飙突进丶抢占一条条的堑壕网末端。然后掩护德方突击营进入堑壕丶横向沿着堑壕清扫露军。

靠着南边友军争取到的那五个小时时间差,北边这儿的露军很快学乖了,所以临时加长了堑壕,一直把堑壕修到了铁路路沿边,甚至不惜把铁路挖断——

反正连接占科伊半岛和特罗伊齐克半岛之间的那座铁路桥都被德玛尼亚人夺取了,露沙人已经不可能再用这条铁路南下救援塞瓦斯托波尔,那还不如把铁路毁掉!自己用不了也不让敌人用!

当然,因为时间太仓促,这些堑壕的延伸段肯定来不及用原木加固侧壁,也不可能挖得太深。

否则未经加固的侧壁容易塌方,就算不塌方敌人一旦炮击也会很快崩落。

但不管怎麽说,这些临时现挖深度有1米5左右的简易壕沟,已经能阻挡越障能力较差的装甲车了。除了这些临时壕沟以外,露沙人还集中人力在铁路两侧挖了大大小小数千个才半米多深的散兵坑。

挖出来的土则堆成一个个三角锥,虽然这些三角锥的土质松软一撞就可能撞散,完全无法和后世专业的混凝土反坦克桩乃至「龙牙」系统相比,但有总比没有好,多少也能迟滞一下装甲车的行动。

弗拉基米尔准将看到这一切时,内心还是挺满意的,也对于驻守在此的麾下三名团长表示了嘉奖。

虽然己方打了败仗,但学习得还算快,已经总结了南边友军覆灭的教训,针对性补强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