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新战况怎麽样?」他了解完布防情况后,又赶紧追问了一下目前的局势。
「敌人又突破了我们第一道防线,深入我军防区一公里多,但我们还有大约四公里的防御纵深。「我们已经摧毁了敌人十几辆装甲车!而且部署好了全部支援炮火。」
「敌人的炮兵没有跟上来,这次一定能守住的!」
三名属下你一句我一句,听起来乱糟糟的,但弗拉基米尔准将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好消息,信心愈发笃定,亲自指挥继续坚守。
……
对面的德玛尼亚阵地上,副师长隆美尔在一上午推进了整整32公里后,终于遇到了硬茬。
在这里拖延了足足一个小时,除了攻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堑壕防线,此后再难有所进展。
阵地上足足有8辆被彻底炸烂的装甲车残骸,还在冒着滚滚浓烟,另有5辆被近失弹炸到不同程度损伤,虽然还有可能修复,但暂时也无法战斗了。
刚才在南边,突破了敌人那麽多防线,也才损失了4辆装甲车,到了这里,却一下子损失了13辆。整个装甲团才装备了80辆车,一下子折掉17辆,突击力量也明显减弱了。
「该死!之前推进得太顺利,有点低估脱离己方炮兵支援范围后独力作战的难度了。」
隆美尔忿忿地一拳砸在装甲车顶盖的钢板上,不顾拳头砸得生疼,眼神中也满是惋惜和不甘。
他也是战术反应非常快的人,在刚才的短暂受挫后,他已经立刻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一大早在南边占科伊半岛的快速推进,主要是仗着己方炮火准备充分。但装甲推进的速度太快了,大炮是完全跟不上的。
虽然他们这个师的炮兵团已经配了半履带车和卡车,可以快速拉着大炮前进。但这个时代的大炮收拢丶展开和构筑阵地也需要数个小时,所以无论如何是追不上隆美尔这种「5个半小时前进了32公里」的夸张速度的。
如果隆美尔可以等到下午临近傍晚时分,或许卡车拉来的大炮可以重新投入战斗,但他指望现在午前11点就继续进攻,炮兵是无论如何赶不上的。
除非鲁路修把履带式自走炮提前研发出来,只有那玩意儿才能真正跟上装甲攻坚部队的速度,省去展开和收拢的时间。但隆美尔并非穿越者,他也不可能想出「履带式自走炮」的概念,就算想到了也来不及造。
战局就在这儿暂时僵住了。
隆美尔也只好暂时回归传统的突击营攻坚方式,让已经进入第一道敌防线堑壕网的士兵们展开轻机枪阵地丶然后用掷弹筒对着后续的二线阵地曲射压制。
但这样的战法同样效果不佳,进入了堑壕的士兵根本不敢集中兵力。
敌人的野战炮群还在那里胡乱轰击丶持续压制德玛尼亚人控制的第一道堑壕网。
隆美尔为了减少伤亡,只好让部队尽量散开,一部分预备队甚至不得不后撤到足以躲避敌军炮击的后方安全阵地上。
露沙人的76毫米野战炮普遍射程在8公里左右,而他们的大炮至少部署在前沿防线后方5公里以上。所以隆美尔只要退到交战前沿后方2~3公里,就能躲出敌人中口径野战炮的打击范围。
当然,敌人还会有个位数的几门122毫米炮能够打到更纵深的德军阵地,但那些炮太少,只要找好掩体,一般不会有多大威胁。
隆美尔就这样艰苦僵持了足足半小时,终于等来了转机。
后方的装甲教导师第2装甲团,在鲁路修师长的亲自率领下,也赶到了战场。
得知隆美尔攻坚受挫后,鲁路修立刻就让他过去一趟,当面汇报情况。
隆美尔也恭恭敬敬地详尽汇报了一遍,还为自己的冒进做出了检讨。
「对不起,师长,是我冒进了,之前推进得太顺利,结果在特罗伊齐克半岛最北端根部这片筑垒地带,又吃了大亏,白白损失了十几辆装甲车。」
鲁路修了解情况后,倒也没有苛责对方,只是重重地拍了对方几下肩膀,语重心长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家都是第一次用装甲车实战,一开始太顺利,飘了,也很正常,能立刻吸取到教训就好。
不过大家也不要灰心,今天遇到的是特殊情况。特罗伊齐克半岛根部这种无法被迂回的狭长筑垒地带,后续几个月内我们都不会遇到了!所以这只是特例,我们用特殊手段偶尔克服一下就好!
只要打通这个堵点,进入了诺加伊大草原,一切就是我们说了算了!大家要鼓起勇气,想想那美好的未来!装甲车部队杀进了大草原后,还有谁能挡住我们?」
鲁路修用短短几句话,就重新鼓起了作战部队的勇气。暂时受挫导致的失落也一扫而空,所有人都振奋起来。
对呀!只要冲过了这里,进入大草原,还有谁是机动灵活的装甲突击部队的对手!
「必胜!必胜!」身边的将士们又振奋呐喊起来。
鲁路修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众人也瞬间重新安静,随后鲁路修稍微琢磨了一下,就下达了一条命令:
「报务员,给后方发报,我要求再来一次不惜代价的空中支援!我没空等炮兵部队慢慢跟上来丶再慢慢展开了。
一个小时后,我要看到我军的战斗机部队对敌炮兵阵地执行抵近扫射和轰炸,还要出动飞艇,沿着堑壕网横向清扫壕沟内的敌军火力点。
飞艇也可以用机枪从空中持续压制敌人的炮兵人员,让他们无法投入预备人员重新操作未损毁的大炮。然后,就是我军地面部队全面进攻的时候!」
「是!师长!」报务员立刻按照鲁路修的要求,用尽量简短的语句先把电报稿组织好,请鲁路修过目了一眼,这才开始发报。
口语里面解释的内容会比较多,全部发报就太费时了。给后方的要求,只要用最简短的话告诉对方该怎麽做。
反正以鲁路修如今的威望和信用,他想要调用第6集团军的任何支援火力,司令都会批准的。只有那些其他不受宠的部将,才需要在电报里浪费口舌解释原因。
鲁路修的良好信用和令行禁止,让一切变得很顺利。
士兵们趁着这个时间暂时尽量撤下来丶只在已经夺取的第一线堑壕阵地内留必要的放哨人员,其他都是能往后疏散就疏散。
然后炊事连也连忙给弟兄们发放面包丶烤肠,甚至是刚煮好的泡菜土豆泥汤。
大家趁热先把午饭吃了,再稍稍午休一会儿,士气和体力也彻底恢复了。眼看时间刚好是午饭后的12点半左右,天空中终于又传来引擎声。
足足50架作战飞机,还有6艘飞艇,浩浩荡荡过来为鲁路修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了。
闪电战打得太快丶炮兵跟不上了怎麽办?
那当然是靠空地协同来补足地面重火力脱节的短板啊!
这是有现成历史标准答案可以抄的题目,鲁路修这个穿越者当然不吝全盘照抄了。
天空中,曼弗雷德.里希特霍芬少校带着20架专职提供制空的战斗机,以及30架战斗轰炸机,先飞临战场观察了一下目标,随后立刻下达了进攻命令:
「各部注意,所有携带有炸弹的飞机,按照鲁路修长官的要求,对敌防线后方的炮兵阵地展开抵近扫射和轰炸!飞艇部队,跟在后面持续提供扫射压制火力。」
几条简短的命令,主要靠提前约定好的暗号丶以机翼摆动动作大致发出。
在没有机载无线电对讲机的时代,空中指挥只能是这样粗略进行的,提前定好几条作战任务暗号。比如轰炸敌炮兵阵地就是机翼往左偏下抖三下,扫射炮兵阵地就是抖两下。
大家也都很快看懂了,30架战斗轰炸机立刻冲过去,先扫出一排排机枪子弹,顺便也靠着弹链里的曳光弹确认自己的机头有没有严格对准方向。
确认对准后,飞临敌炮上空时,飞行员立刻就勾起驾驶舱两侧挂钩上的5公斤一枚的小炸弹,往下一溜烟儿地连续猛丢。
「轰轰轰!」连串的爆炸,把露军第21师的炮兵团炸得人仰马翻。
6门122毫米炮,24门76或75毫米炮,纷纷被炸毁炸残。就算有一部分火炮本身没炸毁,这样的猛烈轰击和扫射,也基本上能把阵地上的炮兵人员杀光。
如此一来,就算钢铁铸就的火炮本身没有毁坏,也没人可以操作了。
更何况这样的轰炸还引起了几次小规模殉爆,有几个连的炮兵阵地上,堆放的炮弹堆被引爆,掀起了足足近百米高的爆炸火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