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沃罗格大铁矿的储量大约是160亿吨——殿下您看,就是城南那片高地,足足300多平方公里,连山都是红色的,那就是铁锈的颜色,直接裸露在地面上挖就行了。
东西30公里长,南北12公里宽的一座山,整个就是铁锈色的。而且这里的矿石,含铁量在55%~60%之间,已经很不错了,炼这里的钢铁,甚至不需要专门优质配比的焦煤,就用普通煤炼焦即可冶炼出优质钢。
您知道的,根据化学常识,氧化铁的分子量是160,其中2个铁原子112,3个氧原子是48。所以纯的氧化铁,理论最高含铁量是70%整。这里的铁矿能有55~60%的含铁量,说明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已经在85%以上的。
相比之下,您可以借鉴一个参照物——帝国赖以维持战争的核心支柱,洛林铁矿,总探明储量是105亿吨,但已经开采了很多年了,每年消耗矿石约3000万吨,过去一百多年来已经开采到只剩80多亿吨储量了,约剩下这里克里沃罗格一半的储量。
而且洛林铁矿的含铁量是35%,比这里的55%要低不少,这也是帝国炼钢业极度依赖外国进口煤进行配比炼焦的主要原因。」
公爵和旁边的一众将领,都是只关心军事,不懂政治和经济的,听了鲁路修说得这麽头头是道,才一个个精神振奋起来。
他们全都没想到,只是拿下这麽一片区区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竟然底下就藏着如此海量的资源。
公爵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那露沙人怎麽还这麽穷?他们的钢铁产量,好像远远不如帝国吧?幸好帝国先下手为强,把那些战争狂人干掉了,否则让他们发展起来还得了!」
鲁路修:「那是自然,因为露沙人只是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和工业建设太落后了。1880年代以前,这里就没发现铁矿,当时露沙人已经习惯了在乌拉尔山脉的传统老工业区冶金,那里也有铁矿,但缺乏煤矿,露沙人就靠砍伐林区丶烧木炭炼钢。
1888年这里才发现的铁矿,后来自然缓慢发展了十几年,直到十年前,露沙和扶桑人战争失利,激发国内的斯托雷平变法,这里的铁矿才开始被重视。后来直到战争爆发前,他们连续8年引入法资开矿炼钢。
到1913年的时候,这里的铁矿石年开采量达到了1000多万吨,但本地只能消化480万吨矿石,还有600多万吨是直接运去盟友法兰克人那里的。
本地炼钢产量为年产300万吨,而当时露沙全国的钢产量是年420万吨——我可以给大家一个参照数据,同样是1913年的时候,帝国的钢铁产量是1880万吨,也就是露沙的4点5倍。
靠洛林铁矿提供的铁矿石为每年3000万吨,其中75%是洛林铁矿位于我国本土境内的那部分产出的,还有25%是洛林铁矿延伸到卢森堡境内的那部分矿床产出丶由我国问卢森堡进口购买的。
洛林铁矿和其他本土铁矿,为帝国提供了冶炼1100万吨钢所需的矿石。还有700万吨钢材的矿石缺口,是从瑞典进口富矿石来满足的。瑞典的矿石含铁量比这边的更好,达到了接近70%的程度,几乎是纯氧化铁的水平了,所以只需要从瑞典进口1000万吨铁矿石,就能炼出700万吨钢。」
鲁路修一番仔细的讲解,终于让大家都非常清楚直观地理解了克里沃罗格大铁矿以及周边炼钢厂的价值。
而鲁普雷希特元帅在通盘听完后,简直又惊又喜,因为他不但发现这里对帝国的巨大价值,他还意识到,自己刚刚严重削弱了露沙人的战争潜力。
「你是说……1913年的时候,露沙人全国才420万吨的钢产量?而我们把这里打下来,露沙人就足足损失了300万吨产量?那岂不是说,他们全国差不多70%的钢铁业都被我们掐断了?
沙皇在圣彼得堡的兵工厂,还能有多少钢铁来造枪造炮!只要我们守住了这里,露沙人就会自己失血而死!」
沙皇时代的工业布局,南方的基辅罗斯平原地区,重工业已经很发达了,但只是局限于「原材料提供和粗加工」,也就是这里只有炼钢厂,炼焦厂之类的厂子,但缺乏机械制造业。
无论是机械厂还是兵工厂,都还是集中在彼得堡周围的北方,便于沙皇集中掌控。
但南方的原材料一断,露沙的战争机器马上就会缺血了。
一个国家七成的钢铁被打掉了,他们还拿什麽打持久战。
鲁路修见公爵有点发飘,连忙提醒:「殿下现在还不能骄傲啊,我们只是拿下了欧洲第一大铁矿,现在我们还没法发挥出其实力。
要想真正发挥丶真正掐断敌人的咽喉,我们还需要东进拿下扎波罗热以东150公里的欧洲第一大煤矿顿巴斯煤矿,同时有了煤铁之后才能炼钢。我们还要北进基辅,拿下全欧洲最大的黑土地大平原大粮仓,到了那时候,才算是真正掐断了露沙人的喉咙。」
鲁普雷希特公爵一拍大腿:「那还等什麽?你们还不快去做作战参谋方案!把刚才说的那些什麽地方都给我拿到手!赶紧不要耽误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