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许总你太极端啦!!(2 / 2)

合资品牌车企,本身带有高溢价。

无论是销量还是配置都支撑得起这种座椅。

但国产车就不行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

国内自主车企三十万以上的高端车型,年销量才在1一2万台徘徊,占到整个市场的5%

左右。

大多座椅都要走合资采购。

所以说许易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计划。

光是在第一项「沙发」上,就卡住了。

因为行业的现状是涉及到三十万以上汽车的核心配置。

哪怕是座椅组件,国内都是没有自主生产能力的。

这就很尴尬了。

为什麽现在行业内的国产车,几乎和「高端」绝缘?

因为但凡涉及到「高端」这两个字的配置与技术,国产车企都不能自主生产。

一个小小的通风座椅,都出现了很严重的「卡脖子」现象。

而三十万这个级别,还只是高端的入门级别。

再往上还有五十万丶七十万丶百万级丶数百万级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想都不敢想的级别。

在众人纠结的目光下。

许易也点点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走合资厂采购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令人难以接受。

既然这样——咱们自研不就得了!!」

话音一落。

全场膛目结舌!

许易继续道:「这笔帐很好算,如果咱们的下台高端家用SUV,年销量达到五万台,那麽座椅研发的投入就能回本了,超出这个范围,只会血赚。」

其实。

放在当下的阶段,自研座椅确实非常不划算,比采购投入更大,高端车又卖不上量。

可如果换思路想,将来国产普遍十五万到二十方的车型,都搭载了座椅通风按摩。

那作为第一家国内量产供应自研通风按摩座椅的厂商,只要能把成本打下来,回报将是几十上百倍的增长。

「我觉得可行,咱们的星辰S7考虑到成本因素,就没搭载座椅通风组件,甚至没提供选装—

咱们如果拥有了自研的低成本座椅通风组件,成本打到三千元以下,到时候星辰S7进行改款,增加四千元的通风选配,相信也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选择了,可以摊薄研发成本。」

俞年发表意见。

按照市场行情来看,二十万上下的车型都不提供座椅通风标配。

部分高配车型,才会提供通风选装服务。

用户需不需要「座椅通风」呢?

答案是不光需要,很多地区的用户还是刚需「座椅通风」!

线下用户反馈和星辰社区,已经有人在说这个问题了。

只是出于生产周期和成本考虑。

第一代的星辰S7,显然没办法给到「座椅通风」这个选项了。

而且。

星辰S7在其他方面「给得太多」,些许不满的声音也被压下去了。

拿特斯拉来说。

国产后整整上市五年,才提供了座椅通风选装。

也是出于「配置简化丶极致产能化」和「控制成本」的生产逻辑。

「咱们要坚定全域自研路线!」

「哪怕前面有再大的困难,再高的成本,这些-在国产化,销量冲上五万丶十万之后,都会变得低成本化。

低成本带来的高配置,高规格体验,才能让更多的用户选择新能源车,选择去买国产车。

哪怕是一个座椅,只要成本高了,那也得自研!!」

许易发表核心思想。

那些购买合资车丶高端燃油车的用户是很「精明」的。

国产车一一如果没有「低价高配」,怎麽卖得上量?

只有在比合资车更低的价格,又给到他们更多的配置,更良好的体验,才能动摇高端燃油车用户的基本盘!!

「冰箱彩电大沙发」就是这个思路。

别看他们车子定价在三十万以上。

可反观其他合资车,BBA等豪华品牌。

就算是花四五十万,都买不到「冰箱彩电大沙发」。

「是,许总,我很认同您说的!

国产车要高端化,只有自研这一条路走得通,搞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走合资厂采购是永远干不过合资品牌的。

如果到时候咱们的自研座椅,舒适度比合资厂还高,成本又更低,那才能真正取得超越性的销量!」

王景明深以为然。

这条路行业都验证过了。

哪怕你用一样的发动机平台,一模一样的配置,卖得更便宜,人家豪华品牌用户依然不看你一眼。

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而且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加上越级的体验!!

几句话下去。

大伙儿心头火热!

没错!必须要自研!!

而且是猛猛干自研!!

就在此时。

有人泼下一盆冷水。

「但是,新车要搭载的L2驾驶辅助系统,要实现『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和『LCC车道居中辅助—

咱们也干全域自研吗??

许总,这是不是有点太极端了!」

智能事业部总监赵阳,略带迷茫的问。

之前的从业经历,他不光涉及车机智能系统开发,同样也做过辅助驾驶模块的软硬体适配,在这方面还是很了解的。

这玩意。

也是合资高端的专属,国内还刚刚起步。

要把整套L2辅助系统,全域软硬体自研,那还是很恐怖的。

怕是几十亿都打不住。

他们星辰汽车,有这麽多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