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二十万的车,你拿来跑出租?!(1 / 2)

第153章 二十万的车,你拿来跑出租?!

聊完星辰mini的新款市场定位。

接着。

视频那头。

新成立的能源服务部门,开始了汇总。

「许总,咱们星辰超充电站已经铺到第五十座了,品牌超充桩总数达到三百根,覆盖17个城市……分别在当前一线与强二线城市的用户密集点分布。」

负责超充网络建设的周钊,是方子强从友商「特来电」那高薪挖来的。

之前就是一线城市的特来电区域项目经理,现在作为星辰汽车的能源服务总监,有相当丰富的充电站建设经验。

毕竟搞超充站基建,也是一项技术活。

不光要懂电力系统丶变压器规划,还要有电网资源丶要实际跑商圈和物业谈判,负责充电站的施工周期……总之是一个相当要求综合型能力强的高管岗位。

像这样的实干型高管人才不好找。

好在友商公司刚好培养了。

现在。

星辰能源部还只是初期阶段,等将来充电网络扩大了,能盈利甚至扩展更多储能和超充业务,补能部门就可以独立出去运营了。

怎麽讲呢。

自从入职了星辰汽车,周钊的感觉很奇妙。

超充站建设的业务除了国网在做,和市面上的第三方充电公司在做,车企方面都只是试探性的布局。

有些车企,也就建个一批试点,随便意思一下,起个宣传作用。

还有像比亚迪那种的,主押新能源但压根不建站。

毕竟。

位置不好的话,搞超充站基建还挺难回本的。

哪怕有补贴兜底。

而星辰汽车这边则不一样。

压根就没考虑回本问题,许易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朝着全国超充网络去的,起步就是一千座的运营规划。

单座超充站就要40-50万元的建设成本,这一个多月五十座超充站砸下来,就已经花了两千五百万。

这个钱砸下去,即使周钊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也不好说能不能回本。

当然,亏肯定是亏不到哪儿去的。

一方面有国家补贴,其次星辰汽车销量这麽好,还有不断扩大的车主群体兜底,以星辰S7对自家充电桩的适配度,能到品牌充电桩去充,是不可能去外面充电桩充的。

也算内部一大信心支撑了。

「好,继续保持。」

许易给予肯定,两个月五十座这个速度不慢了。

「今年至少要落座五百座充电站,先覆盖到绝大部分城市运营再说。」

周钊应了声:「我们近期计划推出一些车主充电福利的活动,譬如在周一三五,或者夜间时间段,充电打折和免服务费,自发的吸引提车的车主来充电,顺便还能吸引一些其他的新能源车群体,做做品牌推广。」

许易笑笑:「做活动是个很好的想法,但你这力度也小了点,对待车主,咱们可以大方着来。

这样,所有提车星辰汽车旗下的车主,在咱们充电站充电,都直接赠送一千度免费充电额度,有效期是一年。

其次,车主若邀请朋友,完成一次深度试驾打卡,再送一千的免费充电额度,仅限一次。

如果后续该车主邀请的对象锁单提车了,再赠送五千度免费充电额度。」

部门运营这边,还在考虑盈利压力。

许易则是乾脆不考虑。

超级充电站前期的投入,本来就是用来亏的!

那麽不如乾脆好好思考一下。

怎麽亏,才能把这个亏的部分进行利益最大化。

之前也说过了,新车上市前几个月销量,看的是宣传丶定位丶性价比。

但后续的稳态销量,和持续而来的试驾人群,就很考验综合口碑,和线下的「自主扩散能力」了。

这个自主扩散范围很有说法。

有些是因为出圈梗而扩散,有些是因为车主口碑好而扩散,还有些是因为外观和某些特殊原因。

总之它是一个大范围,长期潜移默化的东西。

在其中。

车主的自主传播性很关键。

拿国内的社会结构来说,作为人情社会,一个成年人提车,往往会引发亲戚丶同事丶朋友……至少几十人的关注。

如果某个车主特别有传播能力,且是星辰汽车的忠实粉丝,那麽额外促进几人,甚至超过十人提车都不稀奇。

这可不是吹嘘,而是有实际调查数据支撑的。

特别是某些网络上自带流量的koc,一个人都能赶得上一名王牌销售了,关键人家还不要工资,就是天生喜欢在网上辨经!

宣扬自己心中的理念!

这听起来就足够恐怖的了!!

这些群体足够多的话。

以后星辰汽车宣传和发布新车,搞点改款宣传,都不需要请水军了。

自有车主大军为星辰汽车宣传辨经。

而许易现在拿出的这个策略。

就是前世特斯拉在超充网络飞速扩张之时,采取的一个经典「软传销」策略。

因为有免费的充电额度拿。

车主邀请朋友试驾的积极性会非常高!

就算试驾完了不下订单,也无所谓!

品牌方已经赚到了额外的人流量。

万一有人因此提车,那这个扩散过程还会持续增长。

并且,网络效应的存在,还有很多车主愿意自发的发视频推广。

总之,愿意助力推广的车主挣了充电额度,星辰汽车挣了额外人流量和锁单量,新车主又提到了爱车。

简直是三赢!!

「嘶——这个宣传模式很新颖啊,许总您太有智慧了!!」

周钊略一思索。

紧接着,就为之惊叹了。

他绝对不是因为新加入这个公司,所以急着拍许总的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