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跟着陛下,杀人都杀得理直气壮(1 / 2)

第259章 跟着陛下,杀人都杀得理直气壮

当那场决定未来国运的召对结束,毕自严丶魏忠贤等人走出御书房时,外面的世界依旧是那个世界,亭台楼阁,草木依然。

但在他们眼中,一切都已截然不同。

皇帝不只是给了他们官职与权力,更是亲手为他们撕开了这个世界原本的面纱,露出其下那片广袤富饶且「蛮荒」的真实面貌。

「日不落」!

这已非寻常的帝王野心,而是勘定寰宇重塑乾坤的胸襟与气魄。

此等胸襟,足以令千百年来的圣贤学问为之黯然,令天下士人固守的成见尽皆崩碎。

他们毕生所尊奉的天下之说,在陛下的宏图伟略中,竟渺小得不过是帝王家的一方庭院。

一种被皇帝选中,参与并开创历史的巨大荣耀感压倒了所有的惊骇。

是夜,几位未来封疆大吏的府邸皆是彻夜灯火通明。

那份君前奏对的激荡在胸中反覆冲刷,将他们最后的犹豫与疑虑涤荡得一乾二净,只剩下为这宏图伟业鞠躬尽瘁的决心。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来临时,南京城的另一处,一群同样被皇恩浸透,对未来充满无限渴望的人,早已结束了他们的等待。

他们在黎明前的肃杀中肃立,静候皇帝的到来。

整座南京城尚在沉睡,然这座被临时辟为皇帝行宫的前朝王府,已然苏醒。

府内一座平日里用于议事的大堂,此刻更是被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所笼罩。

堂外檐下,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站岗的校尉们皆是锦衣卫中的精锐,他们身着崭新华美的飞鱼服,通身不见一丝甲胄,可那沉凝如山的气势却比披坚执锐的边军更具压迫感。

他们的眉宇之间早已洗去了过往那种久处暗巷的阴鸷与多疑,取而代之的是饱满的自信与经过血火淬炼的煞气。

他们不再是阴沟里的老鼠,不再是人人避之不及的缇骑。

他们是天子利刃,是光明正大丶巡狩天下的帝王爪牙!

大堂之内,十数名身影笔挺而立,静候君王的驾临。

这些人,无一不是在过去一年多的帝国风暴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锦衣卫高层——指挥佥事丶南北镇抚司镇抚丶千户,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心狠手辣之辈。

为首者正是如今权势熏天,令百官闻之色变的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淌,等待是煎熬的,但对于这群早已习惯了刀口舔血,彻夜蹲守的锦衣卫精英而言,这不过是家常便饭。

他们的心神,早已沉浸在对过去一年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之中。

一名站在中列的指挥佥事,右手不自觉地抚摸着自己腰间内侧,那里藏着几张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宝钞银票。

他心中飞快盘算着此番归京,能在宣武门内换一座几进的宅院,再给家中婆娘置办多少首饰,给那几个不成器的兔崽子请多好的西席先生。

「锦衣抄没,一成归赏。」

这句出自金口玉言的承诺,如今在锦衣卫上下早已被奉为圭臬,是驱使众人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根本所在。

抄没秦王府丶福王府丶孔府以及江南无数盐商豪绅所得,其财货之巨早已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那令所有人都为之疯狂的一成赏金,就连田尔耕这位指挥使本人都「不敢全收」,主动将其中一半封存上缴,美其名曰:「为陛下分忧,为国库纾困。」

此举格局之大,用心之巧,既彰显了无上忠诚,又反过来让皇帝对锦衣卫,多指挥使本人更为放心。

财富,只是最直接的驱动力。

更让锦衣卫们感到脱胎换骨的,是前所未有的精神满足感。

曾几何时他们便是构陷忠良爪牙鹰犬的化身,无论走到哪里,背后都是百姓畏惧文官鄙夷的目光。

但近两年来,他们抄的是秦王丶福王这等盘踞地方富可敌国,却对国事毫无贡献的「国之巨蠹」;他们办的是衍圣公孔府这等欺世盗名丶侵占民田丶德不配位的「伪善典型」;他们打的是勾结官府丶操控盐价丶敲骨吸髓的「民之巨害」!

每一次行动都伴随着当地百姓的欢呼与解脱。

那些被抄没家产的名单,贴在告示上换来的是万民称颂,是无数人发自内心的青天大老爷赞誉。

这种感觉……太他娘的爽了!

一名千户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心中回荡着一句在同僚间私下流传的黑话:「跟着陛下,杀人都杀得理直气壮!」

名声有了,钱粮有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强大的自信,这份自信不仅源于精神和钱粮,更源于实打实的战斗力。

指挥使田尔耕是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今这位雄主需要的是一把能披荆斩棘无坚不摧的绝世宝刀,而不是一群只会仗势欺人敲诈勒索的废物!

在皇帝的授意下,他真的从京营三大营里请来了最严苛的武艺教官,拿着皇帝亲自审定删改增补的全新操典对整个锦衣卫系统,从京城到地方卫所进行了一场堪称玩命的甄选与操练!

这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新认知让他们对自己,对锦衣卫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这一切的一切,最终在所有人的心中归结为同一点——

皇帝给的,实在太多了!

财富丶地位丶名声丶尊严,乃至一身足以安身立命的强悍武艺,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他们从阴沟里的臭虫被天子亲手拾起擦拭乾净,雕琢成了玉器,这份再造之恩,早已将他们的忠诚度淬炼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顶峰。

别说皇帝现在下旨让他们去辽东前线与建奴换防,就是立刻下令让他们登船下西洋,去和那些传闻中的红毛夷丶佛郎机人真刀真枪地干上一架,他们也敢眼都不眨地领命前行!

就在众人心潮澎湃之际,堂外传来一声悠长而清亮的通传——

「陛下驾到——!」

刹那间,大堂内所有的思绪都被斩断。

田尔耕猛地一振精神,衣袍下摆一撩,领着身后十数名锦衣卫高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紧接着,一道洪亮而狂热的声音,自他们口中迸发而出,汇成一股金石之音在大堂之内激荡不休!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伴随着这山呼海啸般的请安声,一道身着玄色龙纹常服的身影迈入了众人的视野。

皇帝龙行虎步,身姿挺拔,明明脸上未带任何表情,却有不怒自威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让整个大堂的空气都为之凝滞。

「平身。」

淡然而威严的声音响起。

「臣等,谢陛下!」

田尔耕再次领头,所有人动作划一地起身,垂手肃立,头颅微低。

皇帝走到堂前御座大马金刀地坐下,目光缓缓扫过阶下每一张坚毅而恭敬的面孔,开口的第一句话便如春风化雨,瞬间温暖了所有人的心。

「诸位爱卿,一年多来,辛苦了。」

皇帝没有一一细数每个人的功劳,那太过繁琐,也落了下乘,只是用高度凝练的概括,为锦衣卫过去一年的功绩做出了至高无上的定性。

「对内,」皇帝的语气带着一丝欣慰,「尔等奉朕旨意,南下肃清吏治,揪出朝中巨蠹,为国库增收数千万两,为黎民百姓铲除巨害。此功,朕心甚慰!」

简简单单几句话,便将他们所有的辛劳风险与成就尽数囊括。

众人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心底涌起,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值得的回报。

皇帝话锋一转,望向更广阔的天地。

「对外,」他的声音变得深邃,「北慑后金,西联蒙古,东探倭情,南瞰诸夷……朕虽身在高墙,却能洞悉天下风云,皆赖尔等耳目之功。」

此言一出,站在队列中的陆文昭身躯微不可察地一震。

他知道,这后半句话,有大半是在说他和他麾下那些在北地冰天雪地里用命换情报的兄弟们。

田尔耕再次从队列中走出,深深一揖,言辞恳切,没有半点骄矜之色。

「皆赖陛下天威浩荡,神机妙算,臣等不过是奉旨行事,不敢居功!」

「好一个不敢居功。」皇帝赞许地点了点头,脸上的温和之色却缓缓收敛,转为洞悉一切的严肃,「叙功完毕,接下来,谈一谈正事。」

他的目光如实质般扫过全场,让每一个触及到他目光的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最后,这道目光落在了田尔耕的身上。

「田尔耕,」皇帝的声音带着决断,「朕与你提过多次的『皇明安都府』,今日就在这南京,该定下来了。」

所有锦衣卫高官的呼吸都在这一瞬间停滞,刚刚还因受赏而舒展的身体,瞬间再次绷得如同一张拉满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