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绪六年,十一月初一,大朝会。
一场突如其来的争论,在十一月初一日的大朝会突然爆发。江南和河东仿佛蓄势很久,不知道为什麽十一月初一上就点燃了。出乎邓修翼意料的是,首先发难的不是河东,而是江南。
御史方升出列弹劾太仆寺卿王存尸位素餐。而让邓修翼哭笑不得的是,弹劾的理由是,绍绪三年王存上完请罪折后,皇帝按照邓修翼的建议批覆「当岁入银百万」,结果绍绪四年和绍绪五年马政收入都没有达到百万,今年眼见着只有两个月了,也不可能到百万。
听完方升的弹劾,次辅袁罡抬眼看了邓修翼一眼,仿佛在说,你看你批的好回复。邓修翼也只能尴尬一笑。
太仆寺卿王存立刻出列抗辩,列举了四大理由说明为什麽马政不可能岁入百万。和政务相关的有两条:户部在江南的草料银筹措和马户散养的方式很难让马匹繁殖过多。揪字面的有两条。其实,还有一条,王存就差没直接说,皇帝和我闹着玩的,你们怎麽能当真?
王存的抗辩立刻跟点了火药桶一样,户部尚书范济弘立刻出列说明江南赋税很重,草料筹措有多少困难。
然后户部给事中李永平开始弹劾范济弘除了会哭穷,执掌户部以来没能给国库开任何源头。
这时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家年下场维护范济弘。
于是潘家年贪腐案又被御史董璘重提。
一时朝会热闹非凡,此起彼伏!
绍绪帝几次示意严泰和袁罡出来说话,两人偏偏都不理睬,仿佛只要皇帝不点名,自己就不存在一样。
就在这时,太子出列了。
邓修翼心里咯噔了一下,河东还是没有听从自己和李云苏的建议让太子韬光养晦。
太子陈述了去苏州看到的景象,建议可以在苏州试行赋税统筹法。
这时未等皇帝给出任何提示,首辅严泰出列,驳斥了太子年幼被人诓骗。赋税统筹必然实行的前提是一切都已经达到足量,加无可加。但是赋税统筹的执行方式恰恰是认为至少有一处可以有增长的空间。前提条件和执行条件矛盾,根本就是为了摆脱国家安排的任务,欺骗储君年幼的狡辩之词。
这个罪极重,等同欺君。所以太子太傅丶次辅袁罡被逼只能出列,替苏州知府况亦鼎维护,亦替太子辩护。
然后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昙望也出列驳斥首辅严泰,不经调查,重罪扣人帽子,有碍雅望。大佬们纷纷下场,反而一时朝堂上没有人继续了。
而这时皇帝的火已经冲到了顶端。
「都讲完啦?」皇帝扫了一下全场。
「恭听圣训!」严泰领着百官向皇帝躬身行礼。
皇帝看了一眼满场文武,他能说什麽?把刚才参与的人一个个点名骂一顿?还是一条条跟他们分析自己的看法?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退朝?皇帝想了半天觉得都不合适。于是他的目光落到了太子身上。
「太子,尔巡狩江南,竟一无所获。往时尔与朕言,于鳞册大计自有主见,谓土地人口之数,当核实验登。及归,尔奏扬州无事,苏州亦安。然则尔往何为者耶?期年已过,今尔乃言于姑苏见新术,何归来之时弗言?欺君乎?朕观尔所言,似无此一载间调查研核之迹。尔此岁究竟有何长进?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何以担太子之重任耶?」皇帝越说声音越高,说到最后一句时,竟然破音。
一听皇帝说了这个话,太子最先跪下道:「父皇赎罪!」
然后臣子中有听懂弦外之意者,也赶紧跪下呼:「陛下息怒!」
袁罡心中暗暗叫苦,赶紧跪下道:「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东宫高阶属官如杨卓等,也赶紧跪下道:「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皇帝一看朝堂上竟然跪了三成有馀,冷冷道:「尔等皆经十载寒窗,历科场遴拔,乃国之栋梁也。朕遣尔牧守四方,总领庶务,当以忠君体国为第一要务。然尔等终日不思勤政务本丶泽民利物,唯知营营苟苟,植党营私,竞权逐利。试问尔等,圣贤之书皆付何往?向所发忠君之誓安在?望尔等深省,当怀天下之志,笃行忠君之事,毋负朕望!」
说完,皇帝便自行甩袖退朝了。
邓修翼看了一眼太子,面无表情跟着皇帝走了。
……
初一之后,奏章量遽增,两边似乎都被皇帝说的植党营私吓到了,然后开始了混战。
有河东弹劾河东,有江南弹劾江南,也有互相弹劾,分明在向陛下表明朝中无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