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绍绪选秀三(2 / 2)

同我仰春 理之光 3750 字 1天前

于是苦了邓修翼,朱原吉年轻,刚刚做随堂太监,政府方面经过内书堂的集训已经有了眉目,但是人事关系是翰林院不会讲也不适合讲的,只能邓修翼一一指点。

邓修翼等于做了两遍工作,一遍要自己看奏章到底是真弹劾还是假弹劾,一遍还要给朱陈曹三人讲个中厉害,审核他们的理解是否到位。

内官监掌印蒋宁动作很快,内书堂二期班的人选共计二十八人已经到位。邓修翼还要一一面谈,谈完之后,退掉了三人,留下了二十五人。邓修翼想了一下关于内书堂的事后,还是决定要跟皇帝报告一下。初六日,邓修翼趁着皇帝面色还好,便找了个机会向皇帝禀告。

「陛下,奴婢有奏。」

「什麽事?」

「内书堂本承陛下之意而建,奴婢管着。今已有成效,朱原吉等内书堂一期生,入值司礼监,可堪录用。现一期生中,仍有八人在读。十月末考核,有四人成绩尚佳,可以肄业。然奴婢接掌司礼监来,翻阅卷宗,不言笔迹是否粗鄙,常常错讹,日久之后,恐生误解。奴婢思虑,此乃各监局司无通文墨之人所至。且内官监丶兵仗局亦来相请,求奴婢将内书堂通文墨之小内监调往该处任用。人手实在不够,固奴婢恳请陛下,再开内书堂新一期。」

绍绪帝想到御马监上次那个章程,又想到之前经常两个监司之间打官司,一个人说当时商议如何如何,另一个说并非如此,竟无笔墨为凭,觉得邓修翼这个想法确实可以省了不少事端,便和气道:「准,你去办吧。」

「谢陛下!」

「你太谨慎,这是好事,不必来报。」

「陛下,奴婢思虑二期生由各监司局荐人来,训练得当便回各监司局,惫懒之徒,需罚入贱役。固非司礼监自己之人,还当通禀陛下。」邓修翼的意思是,这个一个人事制度的变化,还是需要得到皇帝认可的。

「蒋宁何意?」

「蒋掌印亦认同。」

「司礼监乃二十四监之首,以后此类事,你自行和蒋宁商议决定便罢。」邓修翼明白皇帝现在为外朝和二皇子的腿伤事烦忧,不想为内监的事分心,而他正是因为这是一个好时机,所以才挑着这个时间,把事情过了明路。

「陛下忧心朝政,万望保重龙体,奴婢自当尽心去办,为陛下分忧。」

在皇帝这边过了明路,邓修翼立刻便去了翰林院,还是见了杨卓,说了二期内书堂之事。

如今邓修翼已经是司礼监掌印了,而且经历上一次的事,杨卓自然不敢当面训斥,便道:「翰林院亦有常务,支应一期已然捉襟见肘,实无法再上二期堂课。」

「杨大人,并不加课。一期生可以自修精进,答疑丶考核即可。」

邓修翼话都到这个份上了,杨卓也无反对理由,便答应了。

邓修翼趁这个机会,又和杨卓讨论了课程内容,杨卓听来甚是惊讶,邓修翼居然每节课都听了,他哪来那麽多时间?

杨卓不知道的是,其实每节课的内容朱原吉等都会做好笔记拿给邓修翼看。固即便他因病因伤不能去内书堂后门立着,他也知道到底上了什麽。杨卓本就不想管内书堂的事,自然邓修翼说怎麽上课就怎麽上课,只要不添加额外新的内容,一切都满足他的要求。

于是,一切都在邓修翼的设想中,有序推进。

……

既然已经出宫,邓修翼便拐去了甜井胡同。他不想初七日碰到裴世宪。河东不听劝告,强行让太子出头事,邓修翼有点恼怒。但是他又不想让裴世宪夹在中间难做人。所以不如不见。

他的突然到访让商嬷嬷又惊又喜。只问他,身上伤可好了。邓修翼温和含笑,然后便开始看信。

李云苏的信中提醒邓修翼今岁寒冷超乎往年,秋粮情况不理想,可能要防北狄围猎。也因为寒冷超乎往年,民间粮食丶炭火涨价严重,恐有灾情。

另外,二皇子现在还不能死,二皇子只要不死江南力量就不会死心,可以牵制河东。

最后李云苏还讲了江南和广东番商日增,海外之物奇货可居,问邓修翼有没有兴趣在盛京开个商铺?

读到这里,邓修翼仿佛看到了李云苏弯弯的杏花眼,眼里透着狡黠的光。

然后,邓修翼便提笔给李云苏写信讲了京城之事,河东不听劝告操之过急。又告诉李云苏,李云茹的名字已经上了礼部名单,一切都会安排好。

内监这边的情况,邓修翼就不想让李云苏再操心了。只拜托她打听一下马政的事,在民间究竟如何,毕竟马政的问题既牵涉御马监也关于户部之争。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二皇子在宣化看到的黑衣人到底是谁,邓修翼百思不得其解。

在十一月廿七日李云苏的回信中,邓修翼知道了黑衣人是李云玦,于是整个宣化二皇子案的秘密对于邓修翼和李云苏来说,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