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 2)

他本是去大梁城参加春闱的,如今等不得家里派人来接,急匆匆从大梁避难出来,路上也不忘消遣,可见是个乐天知命的豁达人。

赵岐下了马,见他生的眉清目秀,着素白黑边深衣,脸被日头晒得发白,可不就是个贪玩的小白脸。

他自己镇日舞枪弄棒,最厌恶读书,连带也不喜读书人,口气不善:“书生,你们这许多人都往西去,到底是干什么?”

那书生看他一副武人打扮,本不欲搭理,又瞥见后面马上的青衣公子,身量虽不高,却生的面目可亲,气度雍容,才勉强作答:“二位公子,在下从大梁来,三日前大梁城被围了,现在秦州虽然无事,但离大梁这么近,怕也是撑不了多久了,万万不可再往东去了。”

赵岐一脸不可置信,“你说什么?契丹人不是被定安候打败了么?”

那书生故意老神在在,“这位公子说的不错,这次不是契丹人,是那定安侯。他被自己的将士们黄袍加身,求他当皇帝咧。如今他是领着梁国的兵来攻梁国的城,好不威风。”

赵岐一把抓住他的衣襟,他人高马大,几乎要把人提了起来,“你再满口胡沁,定安候不是那样的人,快说是哪里听来的谣言。”

一旁的书童忙去拉扯赵岐,只将将够到肩膀,书生一张脸几乎成了猪肝色,口中念念有词,“你何必动怒,要说定安侯也不是师出无名……”

妙仪一改和煦之色。“赵岐,你怎知道定安侯是哪样的人?还不快住手。”

赵岐依言地放了手,又懊恼自己对她言听计从,脸上讪讪。

那书生不算强壮,却也不怕,他煞有介事地整整衣袖,把手背到身后,趾高气昂地绕过赵岐,走到妙仪的马前,一拱手道:“多谢这位公子出言相救,在下柳辰鱼,公子面善的很,敢问高姓大名?”

“柳公子客气了,在下姓萧,单名音,你刚刚说定安候师出有名,愿闻其详。”

柳辰鱼面有难色:“这个我也只是听同住的几个举子说的,半月前大梁城内开始流传,这三皇子身世有隐秘之处,一来陛下多年前禁苑受伤后,一直未有子嗣,二来据说贵妃近年诞下三皇子后就失了宠,久未在宫中露面了……”

他说到后面突然看见萧公子握着缰绳的手紧了紧,骨节发白,便转了口风道:“这些只是市井谣传,公子就当无稽之谈。”

“难道没有援兵?”

“这个我就不知晓了,听说早已派人往鄯州和南诏去了,只是援兵未到,大梁就先被围了,二位早做打算为好。”

他说的一番好意,就差要邀这位萧公子一道往西了。

只是马上的人一张冷冷俏脸,不似刚才和颜悦色,一直未下马,居高临下的,料是不想结交,自己也不好觍颜往下说。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公子读圣贤书,那些宫闱秘辛,捕风捉影,还是不说为好,免得落个大不敬的罪名。我二人还要赶路,多谢公子相告,就此别过。” 她一本正紧地警告后,又真心实意地道谢,让人无可指摘。

W?a?n?g?阯?发?B?u?Y?e??????u???é?n???????????.???????

柳辰鱼拱拱手,不再多言,走回桃树下,一错身的时间,那一青一黑的两个影子,已在马蹄扬起尘土里渐行渐远。

————————

鹤望坐在秦州知府齐文遠书房的明间里喝着茶,自在惬意。齐大人每批好一份公文,便起身放到鹤望左手边的茶案上,他年近古稀,走路有些佝偻,可是丝毫不敢怠慢,将文书码得整整齐齐。

文书分为两叠,一叠是城中琐事,鹤望看过一遍,留在一旁,另一叠是与大梁和其他州府的往来文书,今晚带回营里给赵衍过目。

人人都听说定安候赵溢挥军南下,把大梁围得像个铁桶,殊不知这西边的秦州城中虽然看不见定安侯麾下的一兵一卒,却早已尽在赵衍的掌握之中。

这几日,大梁被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