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不切实际的想法当成目标的,他很现实,觉得自己被李夫子收为弟子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也不会把这种事放在心上,能学到东西就好。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他的他学的都还不错,唯独这“乐”学的真的不怎么样,每次都是勉勉强强才过关。为此,蒋舒衍笑话他了好几次,结果褚容瑾生气了,许多天没理他,他才发现这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啊!收到教训,从那儿以后,他再没敢当面揭过褚容瑾的短儿。
书院每月都会有一次考试,谓之月考,主要是制式文章,每次都会挑一些好的给李夫子过目,看有没有满意的。
来这儿以后,三年时间过去了,李夫子其实现在也没报啥希望,毕竟三年时间足够他摸清北地的学风,实在是一言难尽,即便有些好的,也不过是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罢了。但这次月考却有一份试卷真的入了李夫子的眼,就是褚容瑾的文章。
看字还显稚嫩,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可见不是什么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大家子弟,笔锋无力,可文章内容却有锋芒,可见年岁尚小。无家世背景,年轻人,读书有天赋,这是李夫子收徒的理想标准,倒可以试着见一见。
见面之后,简单聊了几句,李夫子就发现这孩子不进读书有天赋,人也灵活,说话不卑不亢,没有那种小家子气,当即决定将他带在身边考察一段时间。以前也有过这种事情,但最后都被退回来了,所以这次嫉妒的人有,但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人更多。
其实褚容瑾在书院的人缘并不好,他没有靠山,年纪又小,偏偏读书很厉害,深受师长们的喜欢,每每将他拿出来作标杆,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人瞧他不顺眼,觉得他碍了自己的事。
平日里就有人做些小动作,什么偷偷拌绊一脚,装作不小心将墨汁洒在他身上,等等,褚容瑾就当看不见这种小把戏,倒是把蒋舒衍气的不轻,想要教训教训那些人。
褚容谨阻止了他,这种事情无伤大雅,自己也没受到什么实质性伤害,将事情闹大,只会让人觉得自己小题大做,无容人之量。再说又有蒋舒衍在身旁,碍于他,也没人敢弄出太大的动静。
这次见他被李先生看中,却是有些火上浇油了。他们可不觉得他会被李先生看中成为他的弟子,只等着他被李先生厌弃后狠狠嘲弄他一番。
没想到俩个月后褚容瑾正式被李先生收为弟子,举行了拜师仪式,并且在仪式上李先生表示自此以后不再收徒,也就意味着褚容瑾成了李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下有些人心里可就真真不舒坦起来了。
褚容谨可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自己很幸运,被大儒收为关门弟子,今天他真的有些开心过头了,平日里他的情绪大概只有蒋舒衍能感知一些,可今天全书院大概都知道他很开心了。这也难怪,毕竟不是谁都有这种幸运,高兴一些也无妨。
过了几天,知道他还没有表字,李先生就给他起了一个,“你既名为谨,家人或许就是想你谨慎,那为师就为你起一表字,子严,与你的名字也相符。”从那以后,书院里的先生同学都是喊他的表字,唯有蒋舒衍喊他“阿谨”。
“你怎么不喊我子严呢?”褚容谨有些纳闷,以前没有表字,他喊他名字,如今有了,怎么还是不喊?“我才不要和旁人一样!你也不要喊我逸安,叫我阿衍好不好?”蒋舒衍撒娇。“好,不过是个名字。”褚容谨倒不怎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