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的官位也保住了。
没有了史湘云的嫁妆,贾家的日子是一日不如一日。
贾家人坐吃山空,实在是没有办法。
索性如今外面工坊多,女子也能找到活计,大家靠着金钏和袭人在外面做零活挣钱,顾着一大家的吃喝。但是,生活水平却直线下降。
宝玉在湘云离家后一年的一天,有一次出门,再也没有回来。
王夫人出去找了一阵,没有找见,后来听说,宝玉跟着一僧一道一起走了。
贾政不过叹息几声,就不管了。王夫人每日里晚间哭泣,把自己的眼睛哭坏了。白天却嘴里咒骂不休,如同泼妇。
过了几年,宝玉还没有回来。
如今风气更改,官府撤了贞洁牌坊,女子守节的少。况且贾家这情况,是宝玉先抛家出走,因此白家将金钏接了回去,花家将袭人接了回去,孩子也带走了,都另嫁了。
贾政看着,想着自己也养不活这些孩子,就冷眼旁观,也不管。王夫人拦了,却是没有拦住。自此后,王夫人就有些疯了。
贾琏在外海建立水师,后来大庆和周边起了摩擦,贾琏和外国人很是打了几仗。到贾琏四十六岁的时候,皇上将贾赦调回京都,做兵部侍郎,封贾琏为荣国公。
贾赦知道后,老泪纵横,他终于将在自己手中丢掉的爵位,让自己儿子挣了回来,以后,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贾琏此生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凤姐了,因为他的官职,他长年在外,将凤姐和孩子留在京中。等贾琏被调回了京都,每日里下衙后就回家,想好好陪陪凤姐和孩子。谁知道,凤姐竟然经常住在学院,比自己还忙,常常敷衍他。贾琏有时想想,也不禁一叹。如今,贾琏真的不知道,这么些年,凤姐在京都,是日日相思等着自己回来,还是巴不得自己不在京中,好开展她自己的事业。
如今,王熙凤出门,京中人大多会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王山长,比之自己这个荣国公,更有派头。
惜春在学院当了先生后,就干脆不回贾家,在学院住了下来。这一生,惜春终生未嫁,从画院的先生成为画院的院长。这一生,惜春都和书画为伴。她的画册也被宝钗让人刊印了出去,惜春想起在大观园的生活,自号藕榭居士,被学子尊称一声先生。
宝钗一辈子致力于提升女子的地位,而司徒澈甘心站在宝钗的身后,永远支持她。宝钗考上状元去当了官后,就将学院交给了自己的女儿司徒安管理。安姐儿从小就在学院中长大,将学院管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安姐儿做了皇家女子学院的第二任山长。
皇上将薛蟠调回了京都。
这么多年过去,宝钗考上可状元,做了官,女子科举做官成为常态,终于将这世道改了。海禁彻底取消,大庆海上贸易发展的很好,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宁波,也非常繁华。
薛蟠没有了牵绊,干脆辞了官,带着黛玉,游览起大庆南北的风光。
薛蟠因为出海、带回玉米和建造宁波的事情,能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但是世人提起薛蟠,说的更多的是,薛蟠是绛珠居士林黛玉的夫君。他本身的功绩,反而被掩盖住了。
黛玉问薛蟠会不会觉得委屈,薛蟠看着眼前的大好河山,与自己并排而立的黛玉,轻笑:“不过虚名罢了。这一生,能和你在一起,足矣。”
第122章 番外 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