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1 / 2)

私生子 福蝶 4655 字 1天前

开瓦片,往屋内看去。

宋凌帖在罗锦年身侧,也往屋里看去。

因隔得太远,听不清屋内人说了些什么,只能看见两道影影绰绰的人影。其中一人端坐书案后,额上扣着抢珠额带,上半身是件月牙色兔毛褂子。另一人单膝跪地,穿着灰扑扑直缀,因一直低着头看不清面容,只能看见头顶两个发旋。

看情形是一主一仆。

宋凌端详一番坐着那位面容,与昌同帝画像有几分相似,心下断定,这就是大皇子——宋承熙。

当今陛下笃信道教,不仅在为道门开设国师一位,位同一品大员,地位超然,只有一点,不能干涉国事。

还在上京修建三清观,尊三清道祖,自称为三清门下,号碧游兜率清源真人,民间称清源真人。家家供有清源画像,因此宋凌就算未曾得见天颜,也识得当今。

忽然他衣袖被轻轻扯了下,他拧着眉看向手脚闲不下来的罗锦年,刚想说话,却见罗锦年神色凝重,一字一顿道,

“那不是宋承熙。”

第99章 诡疑(二)

案前摆着高低不一陶瓷杯,宋承熙随手拿起一只底座烧成粉白莲台的绝钧瓷碗把玩,也不催促,饶有耐心的等着跪在下位的井池说话。

三更的梆子声一响。

井池才开了口,仿佛他要说的话实在难以启齿,只有不断在含在口中润色,方才能入耳,“殿下,贵妃娘娘同陛下讨了恩典,陛下准您腊祭时入宫。”

“倒也不错,陛下今岁过年仍在三清观?”宋承熙不咸不淡的应了声,对这天大的隆恩眼也不抬,转而问起昌同帝在何处过年。

“是,陛下自腊八起已经携两位嗣子于三清观净身祈福,要年后方出,”井池道,“陛下另有吩咐,让殿下自半午门入宫。”

说完他便垂下头,不敢看井池神情,显然让他今夜难以启齿的祸首便是这句——自半午门入。

皇庭有三大门与外界相通,一为贵人出入今午门,一为承天祭祀承天门,一为宫女奴婢出入半午门。

宋承熙脸色一僵,转了转手中盛了半碗水的瓷碗,随后云淡风轻道:“无碍,天下是陛下的天下,皇庭也是陛下的皇庭,他让我从何处入便从何处。”他话锋一转,“陛下今次带了哪两位‘皇子’在三清观祈福。”

井池松了口气,“是简肃王府与安乐王府的两位。”

“他倒是打得好算盘,前次祭天带常平郡王家,倒也谁也不偏心,”宋承熙冷嘲一声,低头飞速觑了眼茶碗水面,“母妃如何了?”

“贵妃娘娘一切安好,唯独挂念殿下,”井池聋了样,半点没听见主子对陛下不敬之言。

眼见水面上再无字迹浮出,宋承熙狠狠松了口气,一挥手就要挥退井池,忽然水面泛起墨点,油一样浮在面上,密密匝匝。凑近些看,原是数不清的黑色虫豸,虫豸连成一张饼,又分开成线,变成四个黑色小字,

——房顶有人!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布?Y?e?不?是?ī????u???ē?n????〇???????????ō???则?为?山?寨?站?点

“咚!”

宋承熙一掌拍在身侧镇纸上,只听轰隆一声响,天塌地陷一般,屋顶房梁成段往回收,

一连串令人牙酸的机括声后,房梁彻底收成四块方正柱体,没了房梁支撑,瓦片残石顷刻间往里塌陷。

“轰隆隆!”

灰尘漫天,瓦石乱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