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这份荣光,朕不会独享!
陆文昭的任命所掀起的惊涛骇浪,尚未在大堂内完全平息,皇帝的目光已然从他身上移开。
那目光如巡视领地的猎鹰,缓缓掠过堂下每一张因激动震撼而神情各异的面孔,最终,落在了另一位气质尤为特殊的人物身上。
随着他目光的转移,整个大堂的氛围再次为之一变。
如果说方才对陆文昭的任命,是点燃了众人心中逐鹿天下的雄心烈火,那麽此刻,冰冷而肃杀的寒意便开始悄然弥漫开来,仿佛无形的霜雪要将那刚刚燃起的火焰都冻结。
皇帝的声音再度响起,「对外有鹰眼,对内,则需有利剑高悬!」
此言一出,堂中风向陡转,方才的火热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锋锐刺骨的杀机。
「朕宣布,立『监察司』!」
皇帝继续说道,声音在庄严肃穆的大堂内回响:「原南镇抚司侦缉丶诏狱之职能,归于此司。然其责,不止于此!」
他清晰地为这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勾勒出一副令人不寒而栗的未来图景。
「此司之责,其一,乃是侦查国内叛乱逆党!譬如陕西丶西南之地,愈演愈烈的流民匪寇,凡有聚众谋逆丶举旗作乱者,尔等需先于兵马而至,擒其首脑,破其根基,穷究其党羽,一经查实,杀无赦!」
这番话还在众人理解的范围之内,无非是南镇抚司传统职能的延续与强化。但皇帝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的后背,都不由自主地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其二,也是其核心之责,便是……监察朝中大臣!」
皇帝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能穿透血肉,直视人心深处最隐秘的角落。
「凡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者;凡阳奉阴违,巧言令色者;凡阻挠新政,尸位素餐者!皆在尔等监察之列!朕的朝堂之上,不养闲人,更不养蛀虫!」
话音未落,他似乎想到了更为深远的未来,语调变得幽深而磅礴,充满了为万世开太平的决绝。
「朕要推行官绅一体纳粮,要整顿天下盐铁,要重开海禁,要设立皇明银行……这些新政,每一条都将撼动那些盘根错节之辈的根本,他们必将疯狂反扑,用尽一切明枪暗箭来阻挠!」
「而监察司这柄悬顶之剑,便要为朕行医国之责,为朕剜除沉疴,剔去附骨之疽!从囤积居奇丶操控市利,欲败坏朕之新政钱法者;到勾结外夷,暗通款曲,欲窃我大明国之利器,如新式火器丶宝船图纸等之内贼;再到着书立说,散布妖言,欲以此惑乱人心丶动摇国本之辈!凡此种种,皆在尔等剑锋所指,当除之列!」
这番话,已然远远超出了厂卫过往所涉的范畴,甚至超越了律法的界限。
这分明是在宣告,一支专为天子革新天下丶扫清万世障碍而生的力量,一支超乎法度之外,只对皇权负责的恐怖权柄,即将随着这道谕旨正式降临于世!
一时间,堂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追随着御座上那道君临天下的视线,最终,汇聚到了那个男人身上。
刘侨!
那是一张因久处诏狱,长年不见天日而显得过分苍白的脸,与周围那些因功受赏,气血充盈的同僚形成了鲜明而诡异的对比。
然而在他那苍白的面容之上,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宛如暗夜中的寒星,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幽光。
刘侨的身上混杂着极为矛盾的气质,既有常年审讯犯人,见惯生死而留下的阴沉煞气,又有源于自身风骨的凛然正气。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息在他身上交织碰撞,形成了令人不敢直视的,独一无二的强大压迫感。
当刘侨感受到皇帝那有如实质的注视时,那双一直紧握的拳,攥得更紧了。
他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根根泛白,仿佛在死死压抑着一座即将喷薄而出的火山。
他在等待,更在渴望!
渴望一个能将胸中积郁多年的抱负,与他所信奉的那种酷烈到近乎残忍的正义彻底付诸行动的机会!
机会,来了。
「刘侨!」
刘侨几乎是在皇帝开口的瞬间便动了,动作迅捷如电,大步出列,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径直跪倒在堂中。
「臣在!」
皇帝看着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满意的赞许与深沉的信任。
「朕擢你为『皇明安都府·监察司』首任司长!」
「朕把这柄悬在满朝文武,不,是悬在整个大明所有官丶绅丶商头顶的利剑,交到你的手里!」
此言一出,场中竟无一人感到意外,更无一人提出异议。
刘侨在锦衣卫中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办案不要命,审讯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能让最嘴硬的犯人也闻风丧胆。
但更重要的,是他那份几乎刻在骨子里的刚直。
在场的锦衣卫老人几乎都记得,当年的魏忠贤权势何等煊赫!
他亲自下令要时任镇抚司佥事的刘侨罗织罪名构陷汪文言,所有人都以为刘侨会顺水推舟,就此一步登天,可他竟当面硬顶了回去,宁可被削职归里也拒不从命!
这份不畏权贵的铮铮铁骨,为他赢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尊重。
听到任命的瞬间,刘侨整个身躯都为之一震。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寒星般的眸子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彩!
刘侨重重叩首,声音铿锵有力!
「臣刘侨,领旨谢恩!」
「臣,必为陛下磨砺此剑!使其日夜锋利,寒光照彻九霄!」
「此剑,上斩庙堂奸佞,下除江湖叛匪!为陛下新政扫清一切障碍!为大明血脉剔除所有附骨之疽!」
他再次叩首,声线中带着疯狂的决绝!
「此剑锋芒所指,神佛辟易!臣,万死不辞!」
……
随着两大核心部门——对外鹰眼与对内利剑的司长尘埃落定,「皇明安都府」的狰狞骨架已然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总督田尔耕丶情报司长陆文昭丶监察司长刘侨,三人并立于前,代表着即将席卷大明的恐怖力量。
但皇帝,意犹未尽。
「朕之安都府,有鹰眼观外,有利剑慑内……然,尚缺一物。」
他缓缓开口,「还缺一把……沾血的算盘。」
算盘?
众人皆是一愣,不明所以,这新设的衙门,与算盘有何干系?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皇帝的目光越过队列,落在了田尔耕身后一名毫不起眼的年轻武官身上。
那人不过三十之龄,身形挺拔,眉宇间自有一股军伍煞气,与周遭锦衣卫的老练阴沉格格不入,他一直低着头,恭敬得几乎没有存在感。
「左良玉。」
皇帝淡淡地吐出这个名字。
那名叫左良玉的年轻武官身体猛然一颤,连忙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末将……臣在!」
瞬间,除了总督田尔耕依旧面沉如水之外,其馀所有人,包括新晋的陆文昭与刘侨在内,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左良玉?!
这个名字,对于在场绝大多数锦衣卫老人而言,都极为陌生!
他不是锦衣卫的宿将,更非缇骑中声名显赫之辈。
此人是谁?陛下为何会突然点他的名?
皇帝似乎很满意众人的反应,「朕意,于安都府内,再立一司,名曰——『廉政督查司』!」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此司不问刑名,不涉谍报。其职唯一:专司对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所有官员,特别是财政丶工程丶军需等要害衙门的官员,进行秘密的廉政调查与证据搜集!」
皇帝的语调陡然变得冰冷。
「都察院的那些御史言官,他们是站在朝堂上,站在光天化日之下,风闻奏事,摇唇鼓舌。那是明处喊!」
「而你们,」皇帝指向跪在地上的左良玉,一字一顿声如寒铁,「是要在暗处,拔刀!」
一道闪电瞬间划过所有锦衣卫老人的心头!
对外情报丶对内监察丶廉政督查……这不就是昔日锦衣卫权力的三大支柱吗?如今,前两者被剥离,而这最后,也是最肥最要害的一块权力,陛下竟然没有交给任何一个锦衣卫的自己人,而是给了一个……外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左良玉。
嫉妒丶疑惑丶不甘……种种情绪在他们眼中交织。
他们瞬间明了——这是天子亲手安插进来的钉子!一个与锦衣卫旧有势力毫无瓜葛,只听命于皇帝本人的,崭新的杀伐之器!
一时间,队列中不少老锦衣卫的眼神都变得复杂起来。
这左良玉和陆文昭又不一样。
陆文昭是凭着实打实的军功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众人即便不服,也得认那个理儿。
可这左良玉算什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辽东都司,一无赫赫之功,二无深厚背景,在他们看来,纯属走了天大的狗屎运,被皇帝从人堆里一眼相中,破格拔擢!
然而那些在这半年里与左良玉有过公务往来的人,心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
他们极度清楚,这小子绝非凡人!